昨天在整理自己21年阅读过的文章,发现一篇当时很有感触,但是又没有真正对自己产生影响的文章:从富兰克林到 2021,他们都在工程化自己的习惯
当时感受
查看当时的笔记,感觉对于文章的指导思想还是非常认同的。每个希望能做出优秀事项的人,那么他们必然有着和大多数人不同的认知和做事方法。而保持“树立目标 → 关键行动 → 复盘”的个体工程化方式,可以用固定的、可以量化的规范形成优秀的习惯。
为什么没有起到作用
认同文章指导思想,但却没有对21年的自己产生积极的影响,分析如下:
-
自以为对理念有足够的理解。
对于树立目标、关键行动、复盘这些“大词”,估计每个喝过鸡汤的人都能有一定的认同,但直到我前些天和一个做培训的朋友聊天,才知道这几个词就足以支持一个培训企业的50%的业务了。每个抽象的“大词”,只有和具体案例结合后,才真正的起到一个点睛的作用。
-
看热闹,没有实践,就是人性。
文中提到很多的方法,核心是:”他们都是在做一件事。即有意识的洞察人的不足和遗忘,利用习惯和知识的相近性,利用间隔重复的方法加强被遗忘的东西,组合工具形成一套机制创造出正向反馈的循环来改良自己。“。如果再具体一点,就是只做一件事情,跟踪自己的习惯。
但人性就是,我们一般不会相信简单的事情,而是希望看热热闹闹的,即使自己做不了也要如此。
2022怎么做
-
从最简单的一个电子表格开始的。一开始,只跟踪四个核心习惯:睡眠,运动,思考和习惯养成。
-
小目标加入时间、地点、行动;中目标加入时间、完成标记;大目标?进行拆解。
-
实现路径引入可以量化的维度,最不济的也需要就行动进行量化规划。
-
复盘,围绕目标开展,检视实现的路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