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以礼待人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代表着这个人的涵养,所以,懂得一些常用的交际礼仪,总是有百里而无一害的。
就比如说在茶桌上喝茶,很多朋友应该都有发现,当主人给客人倒茶时,客人都会用手指轻轻地在桌上敲三下。
茶叔在刚开始喝茶时,发现别人都不说谢谢,都是用手指敲桌子,我还以为是什么接头暗号,心里还想着喝个茶还搞得这么神秘?
后来喝茶次数多了,看到喝茶的人都有这么一个习惯,才明白原来看似简单的敲桌子,其实大有讲究!
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实这就是一个最基础的茶桌礼仪——叩手礼!
叩首礼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感谢主人为自己倒茶。
而关于这个叩首礼的来源,还流传着两个不同的版本,都是和乾隆皇帝有关。
乾隆皇帝微服私访下江南,来到了一座茶楼里,茶楼老板只拎了一个长嘴茶吊来冲茶。老板端起茶杯,一连三洒,刚好把茶杯倒满茶,而且茶水竟然没有向外洒一滴。
乾隆皇帝心里想着,这是个技术活儿啊。于是就拿过老板手里的茶吊,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当时乾隆皇帝的茶杯已经装满茶水了,他只能把茶水冲向随行太监用的杯子。
太监一看,这可不得了。皇帝给自己倒茶,那可是莫大的荣誉,得赶紧叩首谢恩!但是心里一想,我这一叩首,那不就暴露皇帝身份了吗?
于是太监灵机一动,赶紧用手指在桌子上轻叩了九下,以代替原本三跪九叩首的大礼!刚好“手”又音似“首”,也就相当于跪拜皇帝了!
另外一个版本其实类似,只不过把行礼之人换成了当地知府,都是在不便下跪谢主隆恩的情况下做出的紧急举动。
久而久之,这种叩首礼就在茶桌上流传了下来,以表示对倒茶之人的感谢之意。
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用手指在桌子上轻点记下,但实际上这个叩首礼还是有讲究的!
叩手礼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长辈给晚辈倒茶,晚辈给长辈回礼;第二种是同辈之人之间的回礼;第三种则是晚辈给长辈倒茶,长辈的回礼。
而根据这三种不同的情况,行叩手礼的方式又有差别。
晚辈向长辈行叩手礼
不管在什么场合,尊重长辈最为基本的礼仪。所以在茶桌上,晚辈向长辈表示尊敬,那更是理所应当。
因此,晚辈向长辈行的叩手礼,是最重也稍微复杂一点。
叩手礼:五指并拢成拳,拳心向下,五个手指同时敲击桌面,相当于五体投地跪拜礼。通常是敲三下,意思是“三拜”,若是你很敬重的人,可敲九下,等同于“三拜九叩”,这样显得更加有敬意,有礼貌。
同辈之间行叩手礼
平辈之间,无所谓谁的身份尊卑,主要是为了表达谢意。
叩手礼:将食指和中指并拢,同时敲击桌面,相当于双手抱拳作揖。敲三下,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长辈向晚辈行叩手礼
长辈向晚辈行叩手礼,除了表示感谢和尊重之外,也是代表着对晚辈的欣赏及认可。
叩手礼:将食指或中指敲击桌面,相当于点头。一般只需敲一下,表示点一下头,如果特别欣赏、喜欢对方,可以敲三下。通常,老师对自己的得意门生,都会敲三下。
看似简单的叩手礼,其实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身份角色,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但是现在喝茶越来越随意,叩手礼也都相对简化了,只要用手指轻轻在桌上叩三下即可。
当然,如果是比较正式,或者是严肃的场合,遵循以上三种方式来行叩手礼,总不会失了礼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