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一文里写道: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两个词里面——等待与希望。
我第一次听到低欲望社会这个词,是在日本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先生的口中,他把由讨厌消费、没有梦想、没有干劲、不想结婚的日本年轻人们,组成的社会,称之为低欲望社会。而不婚不生不买房不买车,在日本年轻人中已成常态。
泡沫经济
日本的很多年轻人都说,21世纪,是一个没有希望的社会。阶级已经固定,很少再有流动性,甚至很多人,从一出生开始就背负着高额的贷款。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败国,不仅要偿还战争所带来的巨额债务和赔款,还要想法设法的在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家园。这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最不堪的几年,但这也是她们把握住机遇飞速崛起的几年!
1945年,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日本境内千疮百孔,人民穷的揭不开锅,很多日本女人不得不向驻扎在日本的美军出卖身体,以此换来报酬养活一家。短短十几年后,日本就拥有了举办奥运会的财力,1964年,在日本东京举办奥运会的没几年后,日本的人均GDP就超越了德国,成为了当时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的副作用也十分明显,日本人的消费欲望飞速上涨,这也是日本中古奢侈品业如此发达的原因,日本百分之八十的中古包,都是源于冲动消费的日本家庭主妇们。
八十年代初,日本人热衷于购物,大资本家们购买欧洲的高楼大厦和矿产资源,就连普通民众都热衷用贷款的方式来购买昂贵的商品房和奢侈品。八十年代的日本街头,几乎每个女士都背着奢侈品包袋,一片繁荣。
然而浮华的背后,是无尽的空虚,因为经济危机,日股一路下跌,很多人一夜之间家破人亡,一辈子的积蓄化为乌有,房价一路下跌至原价值的三分之一,但高额的房贷却一分都不能少。经济泡沫时期购买的大量奢侈品只能流入二手市场,以非常低的价格出售,但售出价格仍不理想,曾经经济的浮华褪去,留下的,只有几十年的高额贷款。
低欲望时代的年轻人
日本如今的年轻人,他们幼时目睹了父母一夜暴富,也见证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巨大落差,从她们出生到现在,日本经济没有丝毫增长,都是在原地踏步。这样的境遇让她们对待金钱更加谨慎,绝对不会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
这也是MuJi和HM在日本年轻一代里大受欢迎的原因,这种极简设计风格十分符合日本年轻人的心理,因为不受消费心理的诱惑,他们没有攀比心,将有限的收入,最合理化的使用,斩断对物质上的过多渴望,过一种简单而清爽的生活,才是他们的追求。
他们这一代日本人,没有梦想,是因为,在日本,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私有化,让上升通道变得越来越狭窄,寒门难出贵子。没有干劲,因为入职之后想要升职只能等着前辈升职,前辈想要升职只能等着老前辈退休。没有欲望,因为他们的一生已经能看得到底。
年轻人不敢结婚,因为他们负担不起,结婚要产生的高昂费用,他们没有足够的钱去承担新的住房和孩子的教育费用,就算是费尽心力凑齐了这些东西,婚姻的结构真的是稳固的吗?毕竟人心可是这个世界上最不稳固的东西。
不愿结婚的原因
日本政府最新一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日本有四分之一的女性从未结婚,处女率达到百分之四十。作为一个日本女性,婚姻所为她们带来的好处是微乎其微的,日本的妻子在婚后通常被认为要承担家务、照顾老人和小孩,受过的良好教育在变成全职太太之后,几乎毫无用武之地,东京上智大学的教授三浦说过一句话:“在一段婚姻里,日本女性付出了太多的自由和独立”,
如果因为夫妻关系不好选择离婚,日本相对保守的社会环境,对二婚女性又格外苛刻?连工作都难找,日本女性更是不愿意轻易踏入婚姻。既然结婚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还会带来这么多的麻烦,那恋爱也可以达到目的,何必被家庭束缚呢?
虽然低欲望社会在道德上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一件事,可那是在遥远的农业时代,即采集时代的时候,人们吃多少采集多少,不受土地的束缚,随着气候迁徙,不必考虑未来,只过好当下。可现在是现代社会,低欲望根本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它也不应该是社会发展终极阶段,消费的增长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增长。
如果一个群体失去了欲望,那这个社会必将成为一潭死水,没有活性。
人类社会几万年的璀璨文明,归根究底是建立在欲望之上的,性的欲望带来繁衍,为一个种族提供永生。征服的欲望让各种族群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融合。求知的欲望让人类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成为人类征服自然的第一步。
欲望让人类从披着兽皮衣服,到如今各种奢侈品横行。欲望让人类从最初的汝毛饮血,到现在世间美食万千。因为有欲望,才有需求,因为有了需求,才有了这世间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物品和源远流长的文化。
同质化且内向的社会,置身其间,也许幸福指数会非常高,但时间久了,人就会退化,无欲无求有时候,何尝又不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呢。
我想,即使在尘埃里,也要仰望星空,人只要一息尚存,就永远不要放弃希望,毕竟,希望,是一个时代最宝贵的东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