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讲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会耸肩、双臂护胸、身体前倾。这像是人在面临攻击时,自我保护的姿势。
可是,当我保护自己时,其他人也会建立起防御阵地。一个不开放的身体姿态,在演讲时难以更好地影响别人。
理性的我,喜欢确定性。我习惯于俱乐部做海报推文等常规工作,喜欢有准备的上台演讲,却害怕即兴演讲的突然袭击,难以面对需要临场发挥的主持人角色。
于是,我选择了即兴表演来“突破”自己。半个月来,我参加了2次即兴体验。每次活动,我们不是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就是在用肢体动作打招呼,仿佛是小朋友们上体育课,上蹿下跳,一刻不停。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游戏。
一是训海豚。
这个游戏是想让一位刚从外面进来的、懵懂茫然的表演者,站到特定位置A上,去做摸鼻子的动作B。所有人不能给他提示,不能和他交谈,表演者只能用身体去寻找答案,这可能吗?
这就像是随机抽出一张牌,让不会作弊、一无所知的表演者,用身体来猜出这张牌是什么一样,我们不信他能够成功。
然而,主持人说可以用训海豚的方法,让表演者完成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们倒车时,一旦雷达监测到后方有东西,就会开始鸣叫。远离障碍物时,鸣叫声会变弱变慢,而接近时,鸣叫声会变强变快。
训海豚游戏与此相似,当化身海豚的表演者进入现场后,其他人会根据他靠近位置A的远近,嘴里发出“哔哔”声。规则和倒车雷达相似,越接近位置A、动作越接近摸鼻子B,“哔哔”声就会越急促。
在现场,我们看到表演者到处走动,并用极尽夸张的肢体去尝试各种动作。这时的结果怎样,其实已不再重要。
我想起多年前骑车去稻城,归途中遇到一对法国人,大家的英语都不好,可是一个个蹦出来的单词加上肢体动作还是顺利完成了交流。
身体就是一种语言。优秀的演讲者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就在于他既有不错的口语表达,又有丰富的肢体语言。这就像是在人潮涌动的剧场多开了一扇大门,会让人们进出更顺畅。因为多了一个维度与人交流,所以他的演讲更具影响力和说服力。
二是镜中人。
这个游戏玩法更简单,两个人不能说话,相向而立,把对方当成是镜中的自己。自己做什么,对方就得做什么,反之亦然。
起初,我会去看对方手脚动作的细节,但很快我就发现,更好的方式是看着对方的眼睛,去感受对方的动作,并利用眼角余光调整动作细节。
我会随她而动,她坐,我也坐。当她调皮的做出美女十连拍时,我也和她做着相同的动作,丝毫不觉得好笑与违和。当我向镜中的“自己”伸出手去,镜中的她也向我伸过手来。当我扶着镜面一点点地站起来,她也扶着镜面站立起来。
当我们相互信任、彼此追随,两个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就在短时间内建立了一种身体上的默契感。
无论是训海豚,还是镜中人,我们通过肢体语言直接勾连后,就激发出来更多的创意,做到了自己以为的不可能。仿佛是打台球,一杆下去,目标黄球没有进,但是在球与球相互碰撞的混乱中,红球飞了、黑球进了,我们获得了意料之外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