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却雷霆之怒,罢却虎狼之威。饶人算人之本,输人算人之机。好言难得,恶语易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路逢侠客须呈剑,不是才人莫献诗。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增广贤文》
11月25日,星期六。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根据从中获得的新发现,不断成为真正的自我。退休之后接触的年轻人都很羡慕我的退休生活,但退休前和真正退休以后的想法并不相同。
退休意味着社会功能的停滞,赚钱的能力下降,不再在社会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更是成为职场人眼中的老者。养老的问题、疾病的问题,甚至关于死亡的议题都开始在脑子里盘旋,直到这时才意识到“生、老、病、死”,在生与死之间还有一个“老、病”,这是一个让我们逐渐接近死亡的过程,如何面对这两个字,如何面对人生余下的时光呢?
余秋雨曾在他的书中提到他在阅读比利时作家梅特林克的《卑微者的财宝》时受到的震动,“梅特林克认为,一个人突然在镜前发现了自己的第一根白发,其间所蕴含的悲剧性,远远超过莎士比亚式的决斗、毒药和暗杀。”余秋雨说“老年是如诗的年岁”,“沉重的人生使命已经写出来、生活的甘苦也大体了然、万丈红尘移到了远处、宁静下来了的周际环境和逐渐放慢了的生命节奏,构成了一种总结性、归纳性的轻微和声。于是,诗的意境出现了。”
读了余秋雨先生的话,好像自己的退休生活又有了一个新的境界。面对逐渐松懈的皮肤、皱纹不再黯然神伤,面对身体机能的退化也不再恐惧不安,再默念一下罗素对生命的比喻:生命是一条江,发源于远处、蜿蜒于大地,上游是青年时代、中游是中年时代,下游是老年时代。上游狭窄而湍急,下游宽阔而平静。什么事死亡?死亡就是江河入大海、大海接纳了江河、又结束了江河。
想通了“生、老、病、死”,就沉下心来细细品味生命的盛筵吧!
11月26日,星期天。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我们都会面对不同的人生议题,每个阶段都有其丰富性和挑战性。了解自己至今以来的历程中是否有未被满足、没有发展好的部分,是我退休以后重塑生命的关键,也是我在现实生活中“把自己重新养一遍”的重点。
各个人生阶段的发展任务及影响因素(人生议题):
1.胚胎期:性别期待、产妇抑郁、家族创伤、生理疾病、早产难产、先天敏感;
2.婴儿期(0-1):产后抑郁、母乳喂养、重要看护者、情绪稳定、全能自恋、母婴依恋、一元关系;
3.幼儿期(1-3):自我感知、规则限制、安全-信任、自闭-镜像神经元、分离焦虑、二元关系;
4.儿童期(3-6):三元关系、竞争合作、社会适应、性别意识;
5.少年期(6-12):认知发展、学习能力、勤奋与自卑、群体关系;
6.青春期(12-18):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我是谁、叛逆期、性与性别、早恋、厌学、情绪;
7.青年期(18-30):学历教育、亲密关系、职业发展、恋爱婚姻;
8.中年期(30-60):婚姻家庭、经济、健康、育儿、三十而立、中年危机;
9.老年期(60+):疾病、死亡、退休、养老。
依据这样的理论,了解家族史,我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那些曾有的需求和伤痛,是什么带来了今天的我?是什么造就了现在的我?抱持着全然接纳和用自己现有的能量全力弥补,疗愈自己内在的小孩,疗愈在成长过程中被伤害过的孩子。
今天是儿子的生日,我让他自己去蛋糕店选了一款蛋糕。尽管儿子业已成人,在我眼里他依然是需要我全然去爱的那个孩子,他拿回蛋糕的时候我似乎看到了他童年里的那些快乐。
![](https://img.haomeiwen.com/i3976136/4c7c637ee7bb8f07.jpg)
一块用黄色奶油做成的埃门塔尔干酪形状的蛋糕,中间夹着芒果颗粒和芒果酱,更可爱的是它旁边还有一个“斯派克”的玩偶,让我脑子里瞬间闪过一家人观看动画片《猫和老鼠》的各种欢乐瞬间。
祈愿儿子健康快乐、平安顺遂。生日快乐!
11月27日,星期一。
趁着双十一买了许多美物,吃饭的时候、看书的时候、写字画画的时候、喝茶的时候、看电视的时候那些总会让我的目光凝视一会儿的美物让我满心欢喜。
今天听老师讲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和大学时学习的有些不同,不知什么时候这个理论在“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之间多了一个“求知、审美需求”。
【求知】:知识、成果、目标、才干,学习、进步,了解+分享天赋。
【审美】:真诚、诚实、和谐,亲近自然,玩耍、自由决定、空间、放松、休闲。
一一对照下来,我现在做的不就是这些么?
最近流感甚是猖獗,除去到老年大学上课几乎不出门了,静静地练了一下午赵体字。把写好的字发在“爱书法的小姐姐”群里,被各种赞美,虽然并没有她们说的那么好,我全然地接纳现在的我最真实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