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
文/袁茹意
当家家户户在房子的正面支起塑料棚子的时候,北方的冬天就到来了。以前用泡沫棉条掩窗缝,风虽不往屋子里钻,然而整个墙体是凉凉的。后来又有在玻璃外围钉厚塑料布的,保暖效果达到了,只是屋子里光线偏暗,通风换气也再无可能。要不说人是聪明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钉半弧形木头架子或者焊铁架子的,一面将其固定在房子正面的墙体上,另一面用塑料布蒙在半弧形架子上。细心的家户还会用土把底部的塑料埋住,以防冬天风大,把塑料掀起。这样子既保温,光线也充足,也能通风换气,有的甚至还在棚子里种着小菜。外面刮着冒烟雪,急匆匆地钻进棚里,满眼绿意。这是东北农村特有的御寒方式。粗糙不足,温暖有余。
进得屋来,铁皮炉子里的木头噼噼啪啪地在唱歌,一会工夫整个屋子都暖了起来。馋嘴的这时候总会把炉子面扫干净,将切好的厚土豆片沿炉子边沿儿摆上一圈儿,接着便盯着炉子上的土豆片,看它水分减少,看它表面变皱,用筷子频繁地翻面儿,不怕烫的也可以用手。仅一小会儿,土豆片就烤熟啦。老的少的手里都有那么几片,看,左手倒右手,右手倒左手,临入口再吹吹,吃到嘴里在不时的呵两口气。这美食,也唯有在农村,烧炉子的人家才吃得上。食物普通,记忆金贵。
连着铁皮炉子的,通常有一面火墙。冬天洗了衣服,在外面沥干水后,可以将冻得梆梆的衣服拎回屋里,搭在靠火墙的线绳的。一个晚上,衣服就烘干啦。没有升降晾衣架,没有甩干桶,没有烘干机。生活简单,日子也就这样过啦。
暖和的屋子里通常都有个冷冰冰的厨房。烧火做饭的时候,厨房里烟气缭绕,住火之后,不久就冷飕飕的。热度去了哪里?它没有消失,只是将热量通过灶台送入了火炕,这样饭熟了,炕也暖和和的。
冰冷的厨房,人不会待太久。它更适合大缸的酸菜发酵。秋末,家家户户都会买几百斤的大白菜,晾晒几天后,去去表层的干叶,再留出几棵壮实的大白菜,留着冬天焯水蘸酱吃,剩下的都会进入腌酸菜的大缸里。缸在腌菜前两天便刷干净,自然晾干。与此同时,还要刷洗一块大石头,后期用来压菜。这些准备好后,就可以往大缸里装菜了。一棵棵水灵灵的大白菜根部沿着缸壁码齐挤紧,叶子统一向中心攒聚。之后向内再码一圈,直到一层全部铺满。接着洒上一层粗盐粒,如此码三层左右,便要脱了鞋子,进到缸里,将菜踩实。几次三番过后,一大缸白菜都码完了,最后将刷洗干净的大石头放在最上面,如同一块镇山之宝一样。剩下的,交给时间吧。偷偷观察,冒尖的菜在一点点下沉;细细闻闻,不多的日子,便有酸味飘出。大家都知道,有酸菜馅饺子吃啦。
在东北,大事小事,逢年过节,饺子是餐桌必备。爱吃荤的,便调各种肉馅;爱吃素的,便可以包纯酸菜的。有多纯?只放必要的调料即可。原汁原味,实乃食物最高境界。包冻饺子,是东北人冬天必做的一件事。包饺子是件特别红火的事。人多,热闹。切菜和馅得两个人,擀饺子皮的,就算高手,也得有两个人,包饺子的,那可就是会的都伸手,还有摆饺子的,之后端到户外冻的,也得一个人。手里干着活儿,嘴里唠着嗑,嘻嘻哈哈,时间过得也快!炕上的面板边,地下的桌子旁,屋里屋外,灶前火下,都是人。都是外人,也不尽是外人。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要包多少?可一天来吧。就那么多?对,就那么多!腊月和正月是最忙的时候,为了节省做饭的时间,吃冻饺子是最佳选择。
等到年根儿,听得外面有猪撕心裂肺地哀嚎,那是要杀年猪啦。猪肉的香味由年这头飘到年那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