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写作生涯与创作态度

作者: 颜牧之 | 来源:发表于2015-12-03 16:01 被阅读1312次

从小学到初中,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不喜欢写作文,不喜欢看书,也不知道俺们那旮旯出过秦观、汪曾祺那样的大人物。每到作文课,都像挤牙膏一样憋出800字,写不到一会儿就停下来数数还差多少字。生活单调,阅历浅薄,知识面狭窄,作文无事例可举,只能靠编。

令我自己都吃惊的是,历任语文老师都对我的作文赞赏有加。大约小学四年级,有段时间成绩下滑严重,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好几次在班上点名批评,我又愧又气,无从倾诉,就在一篇作文中把我的羞愤之情全倒了出来。语文老师给了我95分的高分,又告诉我三姑(他们有生意来往),后来全家人都知道我这小子笔下有料。自豪归自豪,可我知道自己真的肚里没货。

初三时我们语文老师把我每一篇作文在班上朗读,每次我都面红耳赤,因为很多内容都是我瞎编的。

高中时我遇到了我的恩师,他就像生命中的一盏明灯,指引我走上文学的道路。对,是文学的道路!恩师当年刚大学毕业,已出版了好几部作品,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和散文协会,他曾把刊发他文章的报刊拿到教室给我们看,我顿时感觉他浑身都发着金光。他也曾在晚自习上大讲他对当代文坛的见解,下面睡倒一片,只有我一人听得津津有味。那时80后文学兴起,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横空出世,赚尽眼球,而我也蠢蠢欲动。

是的,刚开始想写作的目的很简单——我也想出名。但我也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我开始疯狂地看书,各种名著,各种杂志,外加每天的《扬子晚报》。要知道高中时期的课余时间并不多,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是偷着看,宿舍被窝里打着电筒看,课堂上把书放在教科书下看,自然地,也会写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杂文啊,散文啊,小说啊,什么都写。我至今还保留着一本笔记本,上面写着我的创作计划,足足有四十多本书,且每本书都列出了创作大纲,真佩服我自己。

写得多,自然会投稿。为了投稿,我放弃了我的集邮爱好,100多张新邮票全用来寄稿子。基本石沉大海,只有几篇作为“读者来稿”刊发过。也参加过两次新概念作文大赛,投了稿,依旧音讯全无,但我没有泄气。

在别人听课的时候、做题的时候、打球的时候,我在看书,我在创作,我的世界里只有我自己一个人。我构思了一部长篇小说,写了我理想中的大学生活,但由于阅历太少,没有写完,后来大学时才补全。我还在距离高考前一百天时每天写日记,当时的想法是以我的心路历程来控诉应试教育的不合理,我还给这日记集取了个拉风的名字,叫《苦海回首无岸》。可如今再读,尽是温馨,满脸微笑。

恩师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当身边所有人都嘲笑我时,只有恩师一直鼓励我,他借给我书看,帮我修改文章,甚至请我吃饭谈心,我们不再是单纯的师生关系,而是一对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他的辅导下,我参加过三次市里的作文竞赛,两次一等奖,一次二等奖。我也初尝了文学给我带来的甜蜜。

嘲笑我的人当中,有一位葛兄,常跟我较劲,对我嗤之以鼻。我气不过,曾跟他打了个赌:如果将来我能出书,他叫我大爷;如果我不能,就在学校操场爬三圈。如今我出的书快齐膝了,可我已经寻不着葛兄了。我想寻他并不是想羞辱他,而是真诚地想感谢他。

高考不悲不喜,最后考上苏北一所高校。当初苏南也有很多学校可选,但我为了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都放弃了。到了大学才发现,中文系是人最少,分数线最低的,也是最不受重视的,很多同班同学都是服从志愿过来的,他们都笑我傻,居然三个志愿都是这个专业。

自此,我的理想开始幻灭。

上大学之前,我觉得大学就好似五四时期的北大,学术氛围浓厚,自由文风盛行,师生皆为性情中人,然而事实上,大学并非象牙塔,它就是一个小社会,想要混得开就要靠关系,靠手段。至于教授,见一面是很难的,别说交流了。加入了一个文学社,一周后就退出了,因为校报的文章从来都是内定的。最让我痛苦的是汉语言文学并不教写作,现代汉语、基础写作、现当代文学、美学这些课程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毫无作用,这使我长期对学校有一种痛恨的情绪。我大一就撕了我的学生证,到毕业都没有补办,大三下学期有演讲与口才课,期末演讲我的题目是《XX,你不配做我的母校》。

而最最让我痛苦的是,我把高中时创作的文章全敲到了网络上,居然没有引起半点反响。我眼见80后作家们备受追捧,而自己却一文不名。其实我现在再看当初的文章,真的看不下去,全文都带着火药味,真的感到羞愧。那时最喜跟人论战,一次说不过人家,就搬出恩师的名头来,声称他才是真正的80后实力作家。恩师走的传统文学道路,不同于网络作家。

不多久我就收到了一封信,竟是恩师寄来的,他感谢我的赞赏,也批评了我的激进,劝我“静下心来多读些书,不要做空洞的口号家,那样于创作和人生”都无益。这封信我看了好几遍,虽没有顿悟,但整个人平和了许多,逐渐回到高中时忘我读书写作的状态。2008年,处女作发表,拿到生平第一笔稿费,736元。我激动地打电话给爸爸,告诉他下个月不要给我打生活费了,我能从他的语气中听出骄傲。

我开始心平气和下来写一些散文和小小说,但更多的时间都用来读书上,尤其是《红楼梦》及红学著作。毕业论文的选题也来自《红楼梦》,答辩时我的导师深为我骄傲。

大学毕业,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找个跟文字打交道的工作,万幸,我做到了。如今的生活,上班看看稿子,或作看看书,下班也以看书为主,也会写作。

这些年断断续续也写了近百万字了,补全了高中构思的青春小说,并不求出版,只是圆当初的一个梦。我已经过了写文求认同的阶段,我开心,就足够了。文人要比大多数人幸福,因为文人可以把心中的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表达得淋漓尽致,不至于憋出内伤。

由于我的恩师属于传统文学作家,我的文风也受其影响,加之我常年在出版社注校古籍,故而创作观念稍显老旧,文风偏向传统。我喜欢一切性情的文字,喜欢充满智慧的故事,喜欢才华横溢的文笔,唯独不喜欢大谈人生经验,对他人指指点点的文章。

有时我也挺愤慨网络文学的泛滥的,但是那些用心写的大神文我还是挺佩服的。我试着写过长篇,写了一些就卡住了,那太费精力了,我能想象一个千万字的小说要耗费作者多大的心血,比起那些娱乐明星来,他们更值得尊敬。

我经常问自己为何创作,回想过去,我是为了博关注,渴望被众星拱月的感觉,但如今不是了。我从不接受约稿,也不定期创作,从来都是想写就写,想不写就不写,有时一天写数万字,有时半年不写字。写作是生命中的一种消遣,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我写得这些东西能够引起读者的一些共鸣,那就再好不过了。

我一直以为,文学创作是一种心灵的自发行为,某时某刻,心中生出一段念,想要用文字表达出来,立刻动笔,一挥而就。这些文字就好比作者的心,是作者生命的一部分。

在网络上发表过一些文章,很多文字商人表示过赞赏,邀请我在他们定下的选题下来创作,都被我拒绝了。被动之下写作,不能说写不出好文章,起码字里行间不会有太多快乐。带着金钱目的去创作,迎合观众去创作,那简直就是出卖灵魂。这种创作已经脱离了文学,是赤裸裸的谋生了。当然谋生也是人之本能,别打文学的旗号就成。

写作者渴望被认同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曲高从来和寡,一篇文章从来都不会得到所有人的称赞。文人寂寞是常有的,也是普遍的,自古都是如此,真正有才华的人,有灵魂的文字,终将被人们记住,只是时间有早晚罢了。

关注度、称赞度从来都不是判断文章好坏的唯一标准,有真情有灵魂的文章才堪称艺术品。

快餐时代,也有人将文章作为营销的载体,从标题到内容,把文章包裹成一个诱人的商品。时代的需求,造就了这种商品的产生,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不少人获得了成功,博得了关注,获得了名声,更收获了利益。然而这些人的创作并不属于文学创作,他们也不属于文人,他们属于商人,他们在制造商品,只是恰巧这商品是由文字构成罢了。

就我个人,我没有寄希望写文挣钱来维持生计,写作只是兴趣,是生活方式。商人包装文章,获取商业价值,那也是他们的方式,我觉得商人牛,但我不认可。我同样认识许多靠写作维持生计的人,每年发文若干,稿费足以养活全家,相比之下,我更佩服这样的人。

文章就是文章,应该保持它的独立与纯净,我赞成卖文章赚钱,但反对把文章妆扮成一个卖唱的歌女,通过吆喝来赚钱。

胡乱说些,觉言未尽,又不知再从何说,就此作罢吧。欢迎讨论。

相关文章

  • 我的写作生涯与创作态度

    从小学到初中,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不喜欢写作文,不喜欢看书,也不知道俺们那旮旯出过秦观、汪曾祺那样的大人物。每到作文...

  • 谈谈写作

    谈谈写作 ——谈谈创作中的科学态度 今天,我来谈谈写作的科学态度。有人可能会发出疑问,写作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写作需...

  • 我的创作生涯

    几个月前,在一次偶尔的机会,我接触到了网文行业,也就是所谓的写网络小说。 在这之前,我虽然看过不少的小...

  • 我的写作生涯与写作观

    一、我的写作初心 我小的时候,喜欢拿着笔在纸上乱写乱画。那个时候父母工作都很忙,没人管我,经常把我一个人锁在家里,...

  • D32+4组香蕉悦《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读书笔记

    今天读了《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的第135—177页。 我读书并非为了学习写作;我读书是因为我就喜欢。瘫倒在...

  • 把握灵感的能力

    今天读斯提芬·金写的自传性与写作课结合在一起的书《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感觉我们写作者真应该好好提高自己把...

  • 《写作这回事》

    终于看完了 Stephen King 的《写作这回事》,他的创作生涯回忆录。 我本来是抱着学习如何写作的想法去看这...

  • 《平凡的世界》经典名句

    《平凡的世界》作为路遥多产创作生涯中影响力最大的一部著作,是其思想与写作手法完全成熟后的顶峰之作,...

  • D034+3组笨+《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读书笔记

    今天,我重读了《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斯蒂芬·金(后续简称“金先生”)用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如何写作,并给出了...

  • D029+1组+芳《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读书笔记1

    今天开始读斯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创作生涯回忆录》。 其实没开始读之前,我先反问了自己一句:写作这回...

网友评论

  • ba785a1c802f:读来已湿了眼眶
  • c若尘:@颜兴林 我也很喜欢,我刚来简书,也有点懵懂,而且我现在还属于那种有想法但写出来却不深刻的,一篇文章还在800字那里徘徊,惭愧!但对于你的创作态度很是赞同!
  • 5812557493ac:想写作,可知道文字功底还不够,平时也摘抄一些语录做笔记的,可是有些时候却不知道这样的意义何在,求破解
    5812557493ac: @颜兴林
    谢谢你给的建议
    颜牧之:@执誊 个人觉得想要提升写作水平只有多读书多练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并不是夸张。我不赞成什么写作技巧说,写作的技巧就像盖房屋的框架,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风格的塑造。所以我不赞成什么摘抄,什么写作课,多读书多练笔多感悟,用功到,自然成。
  • 言泉贤侄:恕我斗胆,老师为文态度和为人处世缺乏包容性。道德经中有句话,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老师应该懂得。
    李办蜡:包容的时候写包容,狭隘之时写狭隘,才能写遍人生。
    颜牧之: @言泉贤侄 你很敏锐,我早就自知如此了。但这是由个人性情左右的,没法改变,我也不会改变。如今境界不高,遇到不合意之人和事总会忍不住说两句,今后或许会闭上嘴,但我的标准和态度永远不会变。值得声明的是,我不是反对自己喜欢之外的文学形式和不同创造理念的作者,我反对的是那些亵渎文字的人和文。拿文字当谋利工具,言不由衷,为文谄媚,拿写作者与“妓女”类比,这就是亵渎!
  • 劣子:恩师是谁,可否告知?
    劣子:@颜兴林 名字?
    颜牧之: @劣子爷 一个传统作家而已
  • 雪国年华:不知道为什么,还是从作者的文字里读出了一种意难平的感觉。个人拙见,把心态略放平一点,可能写出来的文字会更有味道。 :smile:
    徒忧子: @雪国年华 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何必急于去追求平和的文风?人不轻狂枉少年,😆😆😆😆。
  • dfaa93a63535:看完深受触动,对于一个正在文字路上走着的人,谢了
  • 黄言七:说的真好
  • Sunny柠檬:你好,想咨询下,最后那几句话底部有加灰色底,这个格式是怎么添加的?
    Sunny柠檬:@颜兴林 谢谢😄
    颜牧之: @Sunny柠檬 选中点引用
  • 阿伊里:感觉自己在重演你的经历。
    颜牧之: @村头十里处的姑娘 加油
  • 6b3cee61356d:做的文字类工作,可就是憋不出来字。感觉自己写作思路很混乱,这是咋回事呢?怎么能写出流畅的文章呢?
    颜牧之: @宁月 个人觉得,下笔生涩的话,不妨再读些书。不一定指导写作的书,各类皆可。
  • 36773a42a267:这篇文字有情绪哦,其实师承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说说很好的,前几日去蹭章程灿老师的课,那可是一口一个程千帆啊,很真情的。没师承自然也不过也可以讨讨私淑的,我就是一向这么厚颜无耻的,但凡冲淡皆学。当年文院老师都是张元勋的高足,张师又出自游国恩老先生座下,只有喝完酒就会拿出来说一说的。颜兄笔力雄见,文史皆修,他日定有大气魄,吾等翘首恭祝了。
    颜牧之:@远方不远 慧眼。这文确实是在激愤之下写出来的,有些假清高,但都是肺腑之言。远方兄过誉了。
  • 雨轩的城:很平实 实在 的感觉,欣赏作者这样淡泊名利,不过从后面的文字中还是看出了一点愤青的影子哈哈~
    颜牧之:@妖小咩 这的确是在愤恨状态下写出来的。当时是听到一些人大谈在简书发表文章的经验,说什么包装,定位,吸引读者,提高公众号关注人数等。
  • 江南海北的雪:收入我的专题,没意见吧
    颜牧之:@江南海北的雪 荣幸之至。
  • 抓星星的小超:实在没有理由不赞,所见略同
    抓星星的小超:@颜兴林 :yum: 诶,一起加油加油~
    颜牧之:@李小超 看好你,不苟同有见地的好青年。
  • 47657cbe1a10:不出卖灵魂,不为写作而写作。
    最欣赏这种写作观。
  • 王若歌:给我读书时期很像,后来出来渐渐磨掉了,很多东西都写不出来。现在突然又很想重新看书。
    颜牧之:@王程程cindy 第一,看自己感兴趣的书。第二,看带干货的书。第三,看名作者的书。并不是瞧不起名气小的作家,只是现在鱼目混珠的所谓作家太多了。
    王若歌:@颜兴林 不知道要从什么书开始,能给我点建议吗,构思了小说,但是确实觉得自己文字功底不够,能够想到所有的发展情节,不知道怎么样去表达那种感觉。
    颜牧之:@王程程cindy 看书,什么时候都不晚。
  • f955c67dea4c:文字是心灵的一种倾诉,有时我可以把一些我不愿甚至羞于启齿的话语通过文字的形式写出来,不求别人都能理解,只是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一只笔一张纸就像是我最好的倾听对象,我可以毫不犹豫的把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告诉它,有时看一些文看到流泪,其实不是真的想哭而是把自己真的融入到了书中的情节之中,用心去写的文章才是灵魂创作,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灵魂作家,谢谢作者的文章,真的很好
    f955c67dea4c:@执笔入画 谢谢作者,我一定会努力的
    颜牧之:@执笔入画 你一定可以成功的。加油。
  • bba6f51d8312:坚持才会看到希望,加油
  • 安睡:嗯。当初选择中文系也是因为我喜欢读书,喜欢写作,读了四年,我深深觉得自己选对了专业。它让我精神不空虚,让我遇到了自己的恩师,让我爱上了鲁迅。任何与心灵契合的,都是可称赞的。
  • 樊荣强:性情中人,认真不必较真
  • Rlo:我个人觉得写作就是从自己出发,以自己为门,打开这扇门去门后的世界走一遭,看一回。去观察门后的世界是个什么结构。
    颜牧之:@强子zk 不错的态度。👍
  • cyzpp:写我人生
    颜牧之:@cyzpp 作者写作其实就是在写自己的人生。
  • 66d015c06960:赞同你的文学观点。😊
  • 大乌_:通篇表达的意思是积极向上,我非常赞同。不过关于文中说到的少年时写文不得志时,虽然不知道你写的内容。但从到现在你这篇文里居然有错别字,我能想象当时为什么不得志了,哈哈。开开玩笑。
    大乌_:@颜兴林 你说恩师给你寄信,多读点书,你打成多读叔。 应该不是我理解错= =
    颜牧之:@南卷 要说我少年时写文不得志,那是必然的。我现在看过去的文字,就是渣渣,哈哈。不仅错别字,逻辑有些都不通,戾气太重了。这恐怕也是年轻人的通病。
    颜牧之:@南卷 写这篇文章是受了某些人“写文章之前要定位读者,博取眼球”之类观点的刺激,胸中块垒,一泻而出,有些语无伦次。有错别字的话麻烦指出来,我改一下。
  • 杨激辉:选择写作是生活的一种方式,起于情,止于生命之尽头!
    颜牧之:@杨激辉 说的好。
  • b9f0dd192f67:不得不说 开头几句我是有共鸣的 后面 我就只剩下赞同了
    颜牧之: @b9f0dd192f67 多读书吧,火候到了,下笔如有神。
    b9f0dd192f67:@b9f0dd192f67 空有一颗写作的心 提笔会忘字
    颜牧之:@b9f0dd192f67 :blush: :heart:
  • 曾滔:我觉得用心写好文章就够了,其他什么的都是副产品,有或者无又有什么关系呢?为作者加油!
  • 桃花月球:这是您的人生履历表吗,服了你了,你最后这句点题之句很赞同。人生各有定位,因缘因命,所经所历也就因此大相径庭。我和你人生最大的不同是我从九岁已经读了五卷本的毛泽东选集,当然一知半解,也不懂,算是起蒙较早,人生大部分都是自学,家庭熏陶是很大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给我作文满分。不管如何文字邂逅也是佛语机缘。手动点赞。
  • 黑白格的时间:很喜欢
    黑白格的时间:自己舒服就行,别太在意
    LostAbaddon:@颜兴林 不与白丁计较
    颜牧之:@黑白格的时间 感谢你的喜欢,不过在简书,我这样的论调,很多人心里要不服气了。呵呵。
  • 红薯摊儿:语句通畅

本文标题:我的写作生涯与创作态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lsh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