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估值一个亿

作者: 丘山粟 | 来源:发表于2018-04-01 20:18 被阅读0次

    文/丘山粟

    01

    寒假之前我就准备找实习。为此还特地重新做了一份简历,换了照片,改了经历,字字斟酌了个人介绍,放到了实习僧和boss上。

    放假的第二天,就有一个博士联系上了我。

    他是华师大硕博连读的一个学文学的80后,原本老老实实呆在学校里当语文老师,偏要辞职出来跟朋友一起做区块链和比特币。因此邀请我去做财经编辑。

    聊天聊下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亲和,以及幽默。完全没有陌生人的距离感和以往那些招聘人员的冷漠。面对他诚挚的面试邀请,想都没想我就答应了。

    但我们并没有匹配成功。因为我的资历并不达标。

    回去的路上,冬天的晚风还是冷冷的,思考问题的同时,骑车还骑过头了。

    在最后一个红灯前刹车的时候,我彻底想清楚了自己的求职意向:在没有足够兴趣和足够库存的时候,有几年学习经历也不过都是浮云,再继续走一条相关的路,依旧是浪费时间。

    再也不会有头脑发热的时候了。早就应该认清的一点就是:兴趣主导的人,做别的不会,也不想。

    就像当时他问我:“你能在一个月内了解透彻比特币的话我可以让你来上班。”
    我当即摇了摇头说:“我不能。”

    浪费掉的时间算什么呢,不再继续浪费才是对时间的尊重。

    之后,我再也不把工作和过去的四年挂钩,再也没投过跟本专业有关的任何简历。

    02

    一直到一月底,求职路上的我就一直在重复:投简历,杳无音信;面试,屡屡失败。

    某天在boss上遇见一个微博大V,自媒体界大牛,得过新概念作文奖......她跟我年纪相仿,却已经过上了大多数人羡慕的生活。

    跟这种boss一起工作,不仅能学到很多,也会很有成就感吧。而且一旦成功入职,薪资待遇不菲。

    脑袋里的粉色泡泡就在冬日温煦的阳光下越冒越多。我也不知道我是哪来的自信,就这么认定她,不到明确拒绝我,不放手。

    我在boss上给她发消息,写邮件,去微博上给她写评论发私信,几乎辗转我所有能想到的互联网社交方式,甚至看完了她出的那本书后跑去给她写想法。最终还是在豆瓣上联系到了公司的一个编辑。

    经过一番考验和了解,我如愿以偿来到五角场上班。

    我依然每天起很早,差不多到时间了就背着重重的电脑去上班。从家到五角场地铁,再走到公司,差不多要一个多小时。上班时间晚,下班时间也晚,每天下班我几乎是飞奔回家,争取回家后还能有些自由时间。

    后来得知公司有专门的写手,根本用不到我来写东西。

    三天过后,依旧很遗憾,没能达成合作。

    像我这种排个版都要排大半天还错误百出的人,确实没有什么留用价值;如果不能让我发挥能力,让我成长和进步,确实没有什么留下的价值。不管这个公司多牛逼,老板多厉害,对我来说始终是个不宜久留的地方。

    终究还是告别了夜晚八九点飞奔在地铁站的日子。

    03

    二月的最后一天,我去了下一家公司。

    只是刚开始的两周完全跟不上节奏,每天累的腰酸背痛,怕完不成任务,怕犯错出错,每次沟通都紧张兮兮,把自己的人格降到了最低级,好几次下班我都毅然决定留下来加班。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把自己逼到这个地步。可能这些日子以来等一个回音等得太久,顾虑太多,内心已经习惯了自我否定;又或许,潜意识里想依靠多一点努力去遮盖本身的不足。

    在工作和心态的双重压力下,每天都觉得整个人要废了。好几次,我这个“理想主义者”甚至抱着认怂的心态去看了好几眼事业单位的招聘信息。

    但没过几天,一切反而都好了起来。尽管还是有很多懵逼的时候,但每天都能完成一定的工作量,有时候下班甚至还想多留一会儿。回到家还能看很久的书,或者写个日记。总算稳定住了工作节奏,不再像只无头苍蝇一样莽撞。每天和办公室的人说说笑笑,听着耳机里的BGM,居然也会觉得时间飞逝。

    跟总编很久以前就有了微信好友。真正接触起来,她能教会我的东西比什么硕博连读高材生、微博大V多得多。

    有一天晚上我问她:你之前是在网易工作,平台更大,为什么会换工作?

    她说:

    再大的平台,如果自己定位不准没有发挥空间,也是没用的。那些按部就班的工作机制会限制住一个自媒体人发挥创意和想法。

    限制多了,思维窄了,止步不前,时间就在重复和抱怨中度过。属于年轻人真正的热情渐渐被磨的消失殆尽。

    仅仅一会儿的工夫,就发现其实彼此的很多想法都很契合:喜欢不设限和新鲜感,喜欢享受当下而不去考虑那些赶不上变化的未知。

    总编很喜欢的一句话: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留给现在。

    突然之间,很感激遇见。

    04

    很多朋友每次看我平时写文的时候都默默地说:“有个爱好可真好。”;每次看我永远都在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无问西东的时候都默默地说:“真羡慕你。”

    实际上我并不是那么顺利,也不是真正能靠才华吃饭的人,也知道跟很多人相比这都不算什么挫折。哪有什么才华爱好啊,还不就是认定了,然后死磕。

    有时候写情怀稿件也会写着写着突然有点想哭,看到好笑的新闻也会突然很放肆地在办公室大笑,总之一直在一种很投入的状态。

    回忆起来,很多次觉得状态很好的时候,之前都经历了很多内心的煎熬。

    大冬天穿越闵大荒跟三个日后不相关的人瞎侃了两个多小时;看过房子地形想过创业;因为犹豫错失了一个高薪实习机会;去过国企报社结果即便聊得很好也杳无音讯......面对选择、面对烦躁、面对得失,没有谁能躲开。

    刘同每年都会以不同形式夸光线人:大半夜还工作、睡在办公室、一群人齐心协力只为了做好一件事,为了得到这个行业的认可......

    我也看过很多自媒体人成功的案例,没有一个人在成功的背后没有吃过苦、加过班、熬过夜、第一时间追热点赶稿子......

    跟这些牛人相比,我简直安逸太多了。但我对这样的人,一直都有敬佩,有崇拜,甚至还有向往。

    在媒体界,这些都只是生活的常态,但征途是星辰大海。

    分享求职的时候我说的一句让面试官笑出来的话,屡试不爽:

    -“什么时候能来上班?”
    -“马上。对,就现在。”

    2018.3.3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工作,估值一个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pa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