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听越来越多身边的朋友从嘴里时不时蹦出一句“新媒体”,甚至某天我的老板也把我喊到办公室,喝了半天茶之后,悠悠的来一句:
“豆包啊,最近这个新媒体这么火,你有什么想法吗?你说未来这个新媒体企业是不是会取代我们这些传统企业呢?“
话说起来,很多人都在争论不休,新媒体未来到底会怎样发展?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不得不给各位详细分析一下,到底什么才是新媒体。
2.
新媒体的本质是什么?
媒体的存在源自信息的传播,最初是国家信息,也就是所谓的政府消息,比如最初的媒体所指的就是国家电台;后来再延伸出来的是商业宣传信息,比如你要卖产品,就需要做广告,广告就需要媒体来帮你传播,从而延伸出了类似杂志、报纸之类的另外渠道。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79169/614f517f4f9c60bb.png)
到现在,新媒体的本质仍然是信息,只不过,新媒体之所谓称之为“新”媒体,是因为“信息”本身也成为了一种商品。
那么为什么信息本身也成为了一种商品呢?
①消费者的消费诉求变化,原先更多的物质层面的消费需求,变成了80、90甚至00后的精神层面的需求——满足感、知识成长等等,因此衍生了更多的粉丝经济,产生了类似与微信公众号知识付费、荔枝微课全民分享、抖音快手全城娱乐等等。
②新科技的诞生和生活方式的裂变,从最初的电脑普及——手机普及——智能手机普及——社交软件的普及,科技的改变给大众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巨大的改变,信息则自然而然伴随着生活方式,成为了触手可及的商品。
3.
好,当我们明白新媒体的本质其实基于“信息成为商品”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新媒体未来会如何发展。
1)寡头聚拢,新媒体的存在源自与信息不对等,虽然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但是买卖双方的信息仍然是不对等的,你所知道的知识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而借助现在的科技手段,把你所知道的信息分享出去,这就是我们常见的粉丝知识付费。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就像曾经的电商一样,买卖双方必然不会总是失衡,当市场基本趋于饱和的时候,就会类似8年前从各种聚美优品、拼团之类的汇聚成今天几个大的巨头:淘宝、阿里巴巴、京东,而且,每个寡头的存在都会有其不可替代的特质标签,比如京东主打物流快、淘宝主打商品多等等,未来新媒体的寡头,也必然存在不可替代的特质标签;
2)跟随科技,波浪式淘汰兴起,就像曾经的人人/YY一样,跟随某个时代发展,又被
新科技手机、微信一出,淘汰和存留就像时代的烙印,也许5年之后大家都全息了,现在的所谓知识付费之类的就会变成曾经的人人。
这一点,从小程序的开发引出的一大波变化可以窥见一斑,今年小程序一出,新媒体人大波开始涌向小程序,跳一跳的热度甚至一度超过王者荣耀。
3)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热度越来越少,每个新媒体APP的平均寿命会越来越短,大
多数人的耐心越来越有限,不再具备长时间的耐心沉淀,而新媒体的特点短平快,再加上可复制性特别高,比如常见的“一小时教会你xxx”、“12节课教会你xxx”、“24招帮你赚到xxx钱”。
在这个前提下,在新媒体的生命周期也会伴随着“可复制性”这个特质而越来越短。最明显的就是曾经红极一时的快手逐渐被抖音取代,后续可以预见的是,抖音要么形成不可复制的标签,要么就会被更热度的东西所取代而归于平庸。
4)新媒体与资本变现的时间越来越紧迫,大数据分析悄然降临,基于越来越多的新媒体悄然而生,势必会引来大波资本的注入,而最初一代的新媒体人大多是白手起家,粉丝经济和知识付费的原始运营资本不高,所以现在还有很多是处于“个人IP野蛮生长”的阶段。就类似于2008年的淘宝,是个人就能开店,开个店就能挣钱。
但是,可预见的是,一旦随着资本的注入,资本对行业的影响就在于对“资金回报率”和“利润率”的要求越来越紧迫,所以,当类似做到一定程度规模上的“逻辑思维”等,都会开始做“大数据分析”和“精准数据推送”,说白了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以保证资金回报率。
就类似于今天的淘宝和阿里巴巴,推送的产品都是“精准人群推送”,这就是规模效应和资本注入之后,带来的最直观的影响。因此,新媒体时代在未来寡头时代,也势必会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分析将对新媒体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4.
最后,奉上个人结语,新媒体是历史的产物,也必然无法逃脱历史经济的规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