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开始,博苑一直在开展CPE家长学校的讲师培训。CPE讲师培训一共举办了20期,其中一阶16期,二阶5期。这些CPE培训,在过去三年帮助了很多幼儿园,也帮助了很多园长。
那么,CPE是什么呢?它的全称是CPE家长学校。但CPE和一般意义上的家长学校不一样,它其实是一个管理赋能的方案。
说到家长课堂,并不是幼儿园要另外学一套家庭教育的理论,去给家长上课,不是这样的。CPE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思路是要把多件事打通,做成一件事。
什么意思呢?比如老师参加那么多培训,蒙氏初级认证12天,蒙氏进阶10天,蒙班实务AB各3天,还有各种教研活动,学得很辛苦。但是如果教师参加的培训、班级里每天的日常、家长课堂上给家长讲的内容,这三件事情是无关联的,那就走偏了。
如果它们是无关的,那不如不做。为了给家长讲课,你学了很多育儿的新名词,什么萨提亚、PET、正面管教,去给家长口若悬河地讲,但这些内容和班级里做的又是另外一回事,和教师培训学的内容也无关,这样做力量就分散了。
我们认为这三件事情应该是一件事——我们学了蒙氏理念,在班里就要让孩子做主,就要让孩子自己能够自主的面对各种各样的有挑战的事情,就要让孩子决定自己吃多少饭,决定今天做什么工作。同样,在家长课堂上,跟家长讲什么呢?就要讲同样的内容,而不是另学一套,就要讲在班里做的、培训学的东西。
当然,这些都需要设计更好的形式来进行表达。把每天做的东西讲给家长,把我们追求的自主、专注、自律呈现给家长,把蒙台梭利的理念和优势呈现给家长——这样的家长课堂,不仅与家长建立了更深层的教育共识,同时,也帮老师打通了她对自己做的教学的理解。
更为核心的是,CPE追求帮助教师获得尊严。
幼儿教师在这个社会上的地位不高,这是一个事实,怎么能让我们的老师地位变高呢?如果老师整天在照顾孩子,照顾他们穿衣、吃饭、喝水、上厕所,那其实是高级保姆的工作,教师的地位从何彰显?
教师的地位提升,应该在专业中建立,从懂教育、懂心理学、懂3-6岁的孩子开始。开展CPE家长学校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幼儿教师成为有尊严的人,希望借助CPE的形式,让老师把自己的班级工作、专业能力,有仪式感地传递出来。
我们希望把这个讲台让给幼儿园的主班老师,希望各位园长学了CPE不仅仅是让自己讲的更好更有自信,我们更希望的是园长把自己的蜕变过程,从不敢上台到敢于上台的过程,教会给你的主班老师。
让班级教师能够站上班级家长会的讲台,跟家长来讲敏感期、讲吸收性心智;能够教家长怎么操作数学教具、语言教具;能够在家长观摩完班级之后,组织一个座谈会,总结和点评;能够引导家长看到孩子在蒙班的独立、自主、专注与自律,能够引发家长思考影响孩子未来的关键要素……
CPE希望搭建这样一个舞台,让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能够有机会在家长面前,展现专业和教育追求,赢得尊重,获得尊严。
如果那些平时说话不客气的、收入不错的家长,听了年轻老师一堂课,再和老师说话变客气了,这,就是我最想做的事情,也是诸位园长要去为之奋斗的一个事情。
如果你的老师跟着你,腰板是硬的;如果一名老师,在你的幼儿园工作,不仅仅获得了工资收入,长了本事,还让自己活得更有尊严,那么,你就是一名成功的园长,这里就是一个成功的幼儿园。
这就是CPE的核心思路。
一方面,CPE希望深化家园工作,用专业引领家长,突破泛泛之交,建立家长与幼儿园的深度信任,最终让家长成为粉丝。
更重要的,是希望老师在这个园里找到主人感和尊严感,如果老师有这样的感觉,那么,幼儿园的团队与文化建设也就成功了。
所以,CPE其实不是一个简单的家长课堂,它更像是一个管理训练营,它告诉园长应该用共创的方式,来打造园所文化,改善教研与培训;应该用托举的方式来带队,来让主班老师获得成长、赢得尊严;应该把CPE管理思维与工具,运用与日常管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