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
知识分享的热闹:信息、观点、思想

知识分享的热闹:信息、观点、思想

作者: 杨夏 | 来源:发表于2016-06-02 10:13 被阅读57次

近段时间,几款「付费知识分享」类产品先后刷屏互联网人的朋友圈。以前讲一个东西火了,会上头条。现在,一个东西火爆的标志,则是占据你的社交timeline。

我不喜好分析这些佼佼者的商业模型或者产品设计,已经有很多前辈用各路专业手法解剖过了,轮不到我造次。照例,我喜欢探讨这些潮流背后所反映的群体现象。

从目前看过了几个方向的分析中,大部分人的关注中心均围绕在「知识怎么分享变现」上。赞扬的有,利益分配模式创新,多方收益等等。唱衰的也有,猎奇、窥私,娱乐化不能持续构建核心稳定的价值。

信息不对称时才有价值,你知晓一个我不知晓的信息,ok,我愿意花钱获得。知晓的人逐渐增多,不对称性逐渐消失,价值随之消弭。显然, 不对称性的收益容易被先入场来输出的人获得。只靠这一个特征,显然是撑不长久的。除非不停开拓有价值的不对称新领域。

各方道理十足,但我更好奇,这事儿跟「知识」「娱乐」「付费」可能还没有那么深刻的利害关系。人们真正想要的,或许不是一两句零碎的知识、段子那么简单。

稍微有点觉悟的人,都明白「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个道理。那他们还愿意花钱买票入场,图什么呐?

我揣度,这里面真正可以吸引人的是分享者的观点,分享者的思想。

观点,会反映一个人观察事物所处的立场,知道他的出发点。不同的出发点,意味着不同的角度,围观者可以了解更多角度,这是「多样性」的吸引力。个人的生命体验空间必然有限,要是从有限的资源中体验「无限」的感觉,看别人的视角,是一个自然延伸的选择。观点带来启发,开心智、增见闻。

另外,观点还是出从阶级利益出发,形成的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更高阶级的人,其观点背后所代表的利益操作手法,正是深切影响其他阶级的直接利益。

君不见,大人物随意一两句话,普通人闻风而动。

知乎上很多问题,答案并没有精彩到拍案而起且感觉不花钱都说不过去这般程度。然而,这些问题下面不少人的回答,最让人赞叹的是他们的观点,看待事物的方式、分析的手法套路。

勇士逆转了雷霆,有多精彩我看过比赛我知道,然而再看一遍张公子的如何评价,那是又一种令人赞叹的精彩。

《权力的游戏》极度虐心,每一集追着看。然而,看完剧集再看其他人的套路分析,完全又是一种观影体验。

这些人的「观点」有魅力,有趣味,东西本身多好我们已经知道,被重新演绎却是另一番神奇。

如果说观点还只是中级的「诱惑」,那思想才是高级的大餐。

思想代表一个人最宝贵的智力财富,花少许的钱,可走进优秀人士的宝库,领略自己可能无法拥有的境界,在一定程度时间上,这也是「提升」了自己。见过好的,才知该如何变好。

近距离欣赏一个人的思想魅力,高级的智慧交流,作为人类这一物种的独有性体验,这是令许多人激动不已的。

我们真正在分享什么,该分享什么;大家真正在探求什么,值得探求什么...继续观察这场热闹。



题图来自 商成祥 - 马格利特的云

相关文章

  • 知识分享的热闹:信息、观点、思想

    近段时间,几款「付费知识分享」类产品先后刷屏互联网人的朋友圈。以前讲一个东西火了,会上头条。现在,一个东西火爆的标...

  • 什么才是真正的知识

    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是什么呢?之前有分享过一个观点:知识是经过加工的信息,只有从海量信息中提取知识,形成自己...

  • [下班后怎么挣钱]把公众号文章变成个人能力的4个步骤

    把文章拆了-从信息中提炼知识 加入你的的观点-内化知识 分享出去-重构知识 刻意练习-应用知识 今天的解说用到的案...

  • 说说沟通

    什么是沟通?是信息和观点的分享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因为分享信息交流思想而产生的一系列互动。任何单向的,没有互动的沟...

  • 读书越多会越孤独吗?阅读的意义是什么?

    信息创造价值,知识改变命运 我们的信息就像思想一样, 要互相分享 分享,从转发开始 读书不会变得孤独,读一本好书,...

  • 利益决定观点

    有人说:知识结构、信息环境、决策模型,决定了观点。其实知识结构、信息环境、决策模型所决定给的是对待外物的观点。只要...

  • 好好学习的读后感

    知识是什么,知识的知识认知,知识速度,知识深度,阅读信息,思想和行动没有变化。是无效的,只有信息通过行动做出改变。...

  • 热闹的信息

    成年人的世界从手机的沉寂开始。 11月11日。 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曾几何,购物车里塞得满满当当,熬夜静等0:0...

  • 阳志平工作谈1:如何培养好的思想?

    大家好,我是Mien。 今天跟大家分享阳老工作谈的第一个主题,好思想和坏思想。 随着年龄的增长,信息焦虑、知识焦虑...

  • 洞见,来自于对知识的精细编码

    洞见,来自于对知识的精细编码 一个人的观点是否有洞见,不是看他这个观点的信息量有多少,而是看这个观点的信息与信息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分享的热闹:信息、观点、思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ac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