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向死而生的

作者: 咏坤 | 来源:发表于2022-01-18 07:16 被阅读0次

如果只是从单纯的生物的角度来看的话,人跟其他动物一样,都是从一出生,便向死亡的终点奔赴。那么,人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相信很多人在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有跟我一样的疑问。 我们为何而存在?存在的同时是不是就带着某种特殊的使命?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20%的人,是这个世界的主导,其余的80%都是终其一生碌碌无为的。这80%的人的意义又是什么?那20%的人为何要主导这个世界?意义何在?主导这个世界走向何方?

还有人说人类在某个时间段会如同恐龙一般灭绝?那又是谁在主导这一切?

所以,世界终极的意义,可能并不是这物质的。而应该是灵魂上的,形而上学的,玄幻的。我更愿相信,中华传统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世界观。由元灵到三清,再到万事万物。

抖音上的科普视频,也越来越玄幻,扑朔迷离的真相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质疑或者剖析了传统的文化以及观念,同时也让人有了更深层次的启迪。

我更喜欢一些关于山海经以及中华上古文化的一些探索和研究的视频。那些所以让人信仰的东西,可能一直就存在。人类是渺小的,却在渺小中不断探索这个世间的真理或者类似真理。

我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对已知的世界所存在的规律或者本质的探索,并解释各种现象,进而加以利用。这也是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础,但他并不是本源,只是一种方法论。当代的历史,为了带领中国走向更好的未来,一开始的想法就想把封建社会的东西断根,所以宣扬了一切封建都是迷信的观念,所有中国传统的东西都是迷信的教育深入人心,甚至如中医,甚至觉得天主教的才是不迷信,所有的烧香拜佛都是迷信。如果宗教信仰是迷信的话,我想并不单纯只是道教和佛教吧,其他的所有宗教都是同一个范畴。然而,在50年代到70年代的很多人,都有同样的认知。这是现代教育的成功,也是现代教育的失败。

好在现在社会不断发展,各项事业不断更新,中医开始得到重视,中华文化开始全面努力迸发,民族文化的自信得以恢复。

我认为世界的终极是唯心的。唯心和唯物并不对立。目前唯物更像是唯心范畴下面的一块,是物质的方法论。而唯心是涵盖精神和物质的全世界。万物皆可联通。你即是世界。每个人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你的消逝,携带着你的世界一起消逝,但是与别人共有的世界并不消亡。如同人类共有的写入基因的记忆一般。所以一花一世界。所以我即是世界的论断并不狂妄。

当代科学的量子力学理论,更趋向于玄学的范畴。它因你的存在而改变。所以有更多的时空,有平行世界的理论。世界本无序,因你而变得有意义。是我们赋予了人生的意义,也丰富了世界的意义。

我觉得人生来就是来历劫的说法并不准确。诸如基督教宣扬自我赎罪等,诸如佛教说的还债等,我更认同道教的修仙。我认为,人生来是灵魂的一场修炼。有喜怒哀乐,有前世救赎,有今生还愿,有自我升华。每一个灵魂可能都是收集尘世记忆的载体,像是一个U盘,而所谓的孟婆汤,像是剪切所有记忆的程序片段,当生命枯竭的时候,灵魂脱离了躯壳,去向了灵魂的池,宇宙的元,然后清空,然后轮回。那些“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是程序的残余,或者固有的编辑,让生命继续,让这个世界相互牵绊,相互依存。

以上仅为个人看法。


咏坤 2022年农历腊月十六 香火间的坪山寺的那个过客

相关文章

  • 人,都是向死而生的

    如果只是从单纯的生物的角度来看的话,人跟其他动物一样,都是从一出生,便向死亡的终点奔赴。那么,人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 人向死而生

    人,向着灭亡而存活。 摧毁世界和内心堡垒的永远不是别人,而是人类自己。 人类故作坚强,把手中所有的兵戈都指向朋友或...

  • 向死而生,向死而生

    九月忧伤,十月耻辱。 那天,莞尔把自己打入了万劫不复的十八层。顿时各种牛头马面的小鬼扑身而来热情相拥。莞尔虽觉已经...

  • 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

    好像起了个很惨烈的标题, 但实际上只是几件身边发生的事,而且重点是生。 一 前天晚上和小熊聊天, 他抽着烟——我看...

  • 如果都是向死而生

    一位同事的爷爷前两天过世了。平日关系较好,我知道他们家是很难得的传统家庭,自出生到现在将近而立之年,三代五口人一直...

  • 我们都是向死而生

    有人感叹人生无常,有人埋怨命运不公。 其实,不管这一生如何过,都只是一个过程。 光阴繁阔,数十载光阴无论如何最后都...

  • 永不言弃

    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向死而生,按照不确定的生命轨迹。 每一个生物细胞都是向死而生,按照基本确定的生命周期。 所以,对...

  • 红方先生:什么是向死而生?

    先生问家人们: 什么是向死而生? 出生一定入死, 那如何死而无憾, 这就是向死而生! 李开复排场大, 演讲多, 人...

  • 胜战,都是向死而生

    ——由田单的向死而生到现代的向死而生 贝佐斯的DAYONE一直被人津津乐道,被翻译为中文叫做“向死而生”。其实每一...

  • 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 今天跟着罗振宇在他的《逻辑思维》中学会了“向死而生”这个概念,很想与大家分享 “向死而生”什么意思? 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都是向死而生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aah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