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样,你的课堂便怎么样。你,是你的课堂。
你是挺拔的,你的课堂就是正直的;你是端庄的,你的课堂就是高雅的;你深刻而有涵养,你的课堂就隽永悠远;你朴素又不失文艺,你的课堂就芬芳却不妖娆。爱语文,从爱自己开始。爱自己,就丰富、发展、超越自己。 ---- 肖培东
仅有一次机会,现场聆听肖老师授课。不记得肖老师穿的是什么衣服,只记得他儒雅的风度。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说得大概就是肖老师吧!回来学习他的著作----《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 不由惊呼,原来语文还可以这样上!
余光中的《假如我有9条命》,肖老师这样上。 一,标题导入,感知“九命” 二,以“教书”命切入,“一命”联“九命” “你们知道吗?这9条命的文字,有一条命与作者原著中的表述是不同的,就是教书的这条命。余光中的原文里,说这条命的时候,段落第1句话就是,“书要教得好,也要全力以赴,不能随便”。换句话说,我们教材里这句这条命中的第一句话,“一条命用来教书”,也就是这一段首的中心语是编者加上去的。同学们其实按照这篇文章其他8条命的中心句的写法,编者是有很多加这条命的中心句的表达方式的,大家思考一下有几种方式”
三,比较异同,感悟文章情感和行文风格 四,探讨作者精神世界,感受高尚人格和复杂情绪。
肖老师第2个教学环节设计,犹如精准的点穴,带来的是杂树生花,草长莺飞的思维风景。 我边读边惊呼,这么精妙的设计是如何想到的! 作文课实录,小小鸟窝,大大世界。肖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肖老师问学生,校园里的草不经意闪现出来一点点绿意,可以想到什么?学生有答希望的,有答生机的,有答温暖的,一个学生回答,“可能也是一种生机和活力,因为冬天看到这么一抹绿色,肯定会对心理或生理有影响,所以有生机和活力。”师:你其实是把前面三位同学的见解又重复了一下。学生认真地说“升华了一下”。师,微笑,让另一名学生接着升华。生:生命力的顽强。师:升华不能做简单的重复。老师的这句点拨,话不多,有效!当学生语言干巴巴时,肖老师这样说:你能不能跟老师一样,表达文学化一点?学生的语言有了诗意,有了文学色彩。
课堂是在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中推进,共同完成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教学的动态进程中,教师除了要把握好预设的教学环节外,还应突破原有设计,捕捉和处理好教学中产生的没有预见到的新的即时性问题,顺学而导,教中求变。这顺学而导,教中求变,实在考验老师的教学功力!这种创新的设计,随机应变的能力,都需要在课外下功夫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