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苻坚,百战百胜,为何最终亡国?楚汉之争,项羽百战百胜,为何乌江自刎?抗日战争,论持久战,为何却最终获得解放?现实社会中,如何理解“速战速决”。
图片来自网络原文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译文
用兵打仗,若靠旷日持久去取得胜利,那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强攻城邑,又必致兵力大量损耗。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就会使国家财力匮乏。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军力损折、财货耗尽,列国诸侯就会乘此危机而发起进攻,到那时,即使有足智多谋的人,也无法挽回危局了。所以,在军事斗争中,若能速胜,即使拙于智计,吾亦取之;但若使战争旷日持久,则纵巧于指挥,吾宁舍之。战争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情况,是从来就不曾有过的。所以,不完全了解用兵之害的人,也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之利。
洞古鉴今
《孙子兵法·作战篇》开篇说明战争就是“烧钱”,战争成本既然这么大,那就要以最小的花费获得最大的利益。
怎么样才能花费最少,怎么样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孙子兵法·作战篇》的第二段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速战速决。
既然难以避免战争,那就速战速决。孙子认为旷日持久的战争,会拖垮军队、拖垮百姓,进而耗尽国家经济实力,同时指出了战争的“利”和“害”,先知其“害”,后知其“利”。总体来说,战争双方都是百害而无一利,唯有不战方能共赢。
“速战速决”的思想其实还透露了一点,那就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并不是“百战百胜”,而是“一战定天下”,这就是所谓的“速”的含义。
百战百胜,常胜将军,历来是所有将领追求的终极目标,不过在孙子看来,这反而使国家更容易灭亡。为什么呢?原因是:百战而民疲,百胜而主骄。
前秦苻坚,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简直太顺利了,结果在讨伐东晋时,败给了东晋谢安、谢玄领导的北府兵,国家亦陷入混乱,各民族纷纷叛变独立,最后国破身亡,终年48岁。
要知道,淝水之战,苻坚宣称:我有雄兵百万,所有士兵把鞭子投到长江里,就可以使江水断流。这是典型的“百战百胜,主将骄傲”的案例。
苻坚 从“投鞭断流”到“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仅经过淝水一战,百战百胜又如何?这都不如一战定乾坤。
百战百胜,都不能统一国家,这本身就是有问题的,经常发动战争,最后耗死的是自己。项羽和刘邦的楚汉之争就是如此。
前面说过,战争就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楚汉之争开始,项羽也是一呼百应,势如破竹,百战百胜,不可否认,项羽是一个好的将军,但却不懂治国,最后落得乌江自刎。
再看看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却完全颠覆了“速战速决”的理论,那是否意味着这个理论是错误的?恰恰相反,《论持久战》从反面论证了“速战速决”理论的正确性。
抗日战争的情况,是敌强我弱,日军思想统一,我们内战不断,日军想“速战速决”,迅速占领中国。
毛主席通过《论持久战》多方分析论证,彻底了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阴谋。抗日战争由败退转向防御,再转向阵地战、游击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最后转向反攻,彻底拖垮了日军。
这三个例子都说明了《孙子兵法》中“速战速决”理论的可行性,但是,在没有硝烟的现代社会中,该如何理解?
对于“滴滴”和“快滴”在打车软件上的竞争,大家深有体会,前期用户受益最大,通过软件补贴,打车比坐公交车还便宜。
两大巨头的“战争”就是“烧钱”,一烧就是几十亿,最后滴滴打车软件一统天下,用户就成了被收割的“韭菜”。如果不速战速决,一直这样“烧钱”战下去,两个企业都会被拖垮。
所以说,商战贵在速战速决,而不宜搞持久战,相互消耗。支付宝和微信、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美团和糯米、肯德基和麦当劳等业务极其相似的巨头之间的竞争越来越理性化,很少开展商战,就是在商战中总结出了商战的真谛——不战才是共赢。
商战中,如何速战速决,是公司管理者同企业一同发展,企业持续兴盛发展的关键。
对于个人,今日事,今日毕,杜绝拖延症,杜绝懒癌,强化执行力,不能有“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思想。
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工作中,速战速决都有利于个人提升,持久的消耗,会耗尽个人激情。
网友评论
最重要的最后这一句看到了,可惜晚了!命不好,没有早多少年认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