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从小学、初中到大学,十几年寒窗苦读,学了那么多知识,可还是过的不怎么样?
你有没有发现,过去一段时间你也读了不少书看了不少文章,可自己的收入还是没有什么起色?
你有没有发现,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有同样的价值,有些知识甚至根本没用?
Q1,难道知识就是力量有错吗?
如果我们生活在培根所在的16世纪,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显然千真万确,然而到了21世纪,随着互联网吞噬了全世界,我们人类掌握的知识总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人的一生所能掌握的极限,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变成力量。当年哥伦布可以利用“地球是圆的”这一个知识点成就一生伟业,然而到了现在,即使我们知道地球是圆的也毫无用处。
所以,不是所有的知识都是力量。当你听到“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时,你要小心了。在这个时代,有些知识就是没用的,它们之所以没用,一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所以反倒没价值了;二是对于个体来说,能够真正用得上的知识,其实非常有限。
何况我们现在需要的很多知识,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搜索,可以说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类的第二大脑,尤其是那些只需要被记忆的知识,只要利用互联网,就可以免费查到。既然如此,这些免费的知识能够带来的价值也就极其有限。
Q2,读书≠获得有用的知识≠产出价值?
我们学习知识的有效途径是读书,这也就让很多人陷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读书=进步。人们的潜意识里总是这么认为,所以,有些人捧起书就读,全然不知道书里的东西对自己是否有用。
其实当我们认知观察阅读这件事,就会发现阅读本身几乎毫无价值。因为只要识字的人都可以进行阅读,所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读书本身。而在于读书过程中所给我们带来的启发和思考。这才是重点。从这个角度观察问题,我们会发现,通过读书获得知识根本不是重点,只有把这些知识用出来,让他们产出价值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然而很多人压根就没意识到这个关键点,每天还在傻傻的读书,还自以为自己“努力”“进步”,其实你应该好好问问自己,学的东西真的是能帮你产出价值的吗?当我们想通了这一点,我们就会对于身边那些号称“每年读100本书”的人泰然处之,读100本书没什么了不起。把一本书读100遍你才是真牛逼。
Q3,知识的价值梯度是怎样的?
只有把掌握的知识用上了,用好了,知识才会帮我们产生价值。因此你会发现,能够被“用得上”的知识其实不多,而能够“产出高价值”的知识更是有限。确切的说,是我们掌握了知识之后的思考才更有价值。
在这里,心者为大家设计了知识的价值梯度(个人原创)
第一梯度,最底层的普遍知识,几乎人人都知道的,价值基本为0。
第二梯度,通过学校学习掌握的诸如数学,物理,化学之类。如果你不从事相关专业,对你的价值只有0~10。
第三梯度,偶尔能够用上的知识。价值10~60。
第四梯度,毕业之后掌握的工作技能和社会经验。价值60~80。
第五梯度,通过学习思考重新整合的认知体系,可以有效指导人的行动,提升人的认知。价值80~90。
第六梯度,生活理念,人生智慧。价值90~100.
有了知识梯度,我们就知道哪些知识对我们最重要,那些最重要的才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
我是心者不欺,每天深入思考一个问题,与你一同进步,请关注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