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篇摄影日记,第16篇。
好久不见,亲爱的大自然。
这一次,我们来到了夏天时说再见的海舌公园。如果不是远处那两棵大青树,我怎么也无法将眼前生机勃勃的野草丛与昔日平整热闹的耕地联系起来……是的,这里是海舌,人类退耕3个月后的耕地,大自然的恢复能力让人感觉到一股强烈的力量。
站在被野草覆盖的田埂放眼望去,仿佛置身原野,禾本科植物我只认得稗,到处都是它们,还有开了花的小蓬草,开始变成红色的土荆芥,黄色的红色的的暖哦的色调与天空之城冷冷的蓝灰调形成鲜明的对比。天空之城的反光给地面的植物镀上了一层特别的光泽,这就是细草老师经常提到的极端天气。
远处的村庄淹没在齐腰的小蓬草丛里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景象很容易令人联想到荒凉,这里原本种植着不同的农作物,田埂上的草很少,走在田间也分外舒服,每个季节都会有不同的作物,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富足。可如今,只有野草,还有可能随时从草丛窜出来的动物。不过,我看到的却是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在心里期待看看它冬天的样子……
小蓬草开花了,它的种子将随着冠毛迅速蔓延。 小蓬草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入侵物种很快,我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何这么大的一片土地,阳光雨水都很充足,可是植物的种类却只有几种,春天时看到的各种植物大部分都不见了呢?会不会是因为小蓬草的化感物质抑制了其他植物的生长呢?土地多年过度使用百草枯,化肥和农药,使得原本应该多样化的各种野草都不见了。在人类退出的短时间内,最先复活的生命里极强的小蓬草,土荆芥和稗子占领了空间,它们都长得很高很密集,大部分植物无法获得阳光,我想,这也是短期内,这块土地植物分布单一的原因之一。
土荆芥是大理最常见的野草,是大理村道、田边和荒地最常见的野草 稗子,稗子独占一方。 诺大一片原野,终于看到野牵牛,还有紫色的,但是野草太高,无法靠近。 鬼针草,田埂上唯一的一丛。 柳叶菜,春天的时候很纤细,秋天长成了灌木的样子。 嗯,可以与疯狂的小蓬草抗衡 不知名植物,果实很特别,或许应该是花? 光头稗 红蓼,春天的时候没有见过,数量不多,但是很茂盛。 没有来得及拔掉的玉米地,并没有其他空地的那种植物,冬天再来看看。 旁边的湿地依旧,柳树还是绿色的,但有一点无精打采。 远处的大青树依然得体的站在一起。离开田野的时候,我还念叨,这里干净好多啦,竟然看不到垃圾了。非洲菊的大眼睛盯着我,将一袋垃圾提起来,噢,原来如此!
雨天让很多同学有些心不在焉,所以原本计划的重返公园秘密基地的环节取消了。中午吃完饭后,我们开始了主题辩论:人类的行为是否能抑制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我们作为反方,最终辩不过以香杉为首的多位思维清晰口齿伶俐的正方。但我们谁都清楚,从一万两千年前,智人所到之处,造成了以属为单位的生物灭绝,那些数据令人触目惊心!人类从未停止对环境的索取,回到近代史上,渡渡鸟,中国犀牛,即将面临功能性灭绝的白暨豚...虽然国家建立了非常多的保护区,但对比人类大规模发展給生态带来的掠夺式破坏,其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这次观察,没有往日的雀跃,带着一份思考回家。小萱萱最近总和我提及地球,提及环保,她知道打肥皂的时候要关闭水龙头,喝水带着自己的杯子,有些问题似懂非懂,但我想环保已经在她的心里播下了种子。我是悲观主义,但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改变对地球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长大以后的萱萱,能在森林里看到长臂猿,能在江边看到绿孔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