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草根皇帝挺多。凭借自己的努力,草鸡变凤凰,然后荣归故里。这几乎是绝大多数农民起义军的最高追求。
这种心态,最突出的应该就是项羽,这位霸王,领着手底下小弟。九战九捷,打败章邯军团之后,就开始飘了。尤其当看到那些以前一个个所谓的“豪杰”,在见识到他的风采后,一个一个又惊又惧,这个年轻人心中的傲,被无限放大。放着唾手可得的地位不要,抢了财宝,一门心思要回家显摆。于是乎有了句名言:“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
虽然他不是平民,但人同此心。炫耀心态都有,谁也别装。在一般中国人认知中,平民皇帝就俩。一个叫刘邦,一个叫朱元璋。红得发紫、老少咸宜。只要是个人,都能扯上几句他们的光荣事迹。史书原文“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
说心里话。本人对刘邦的贫民身份存疑。一个闲的没事,就去酒店吃霸王餐,身无分文就敢大叫“贺钱万”,跑去蹭县太爷的饭,说他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谓的朴实的农民伯伯,扯淡。反正我是不信。
正儿八经的平民皇帝,大概只有明太祖朱元璋一人了。为什么这么说,在他三十一年的皇帝生涯中,没有一天忘记早年的艰辛。更难能可贵的,他从不讳言自己的出身。多次在诏书,屡屡说自己是农夫:“朕本农夫,深知民间疾苦”。“朕本农夫,深知稼穑艰难”。本人最喜欢的还是他那句“我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我的天哪,简直不要太帅。这就话我一直奉为精神的灯塔,意志的风帆。打call。
前段时间,有个电视叫《我的前半生》,据说挺火。不过本人是没看过。朱元璋的前半生可是不幸啊。明诗纪事本末记载:“泗大疫,父母兄及幼弟俱死,贫不能殓,藁葬之......太祖年十七,九月,入皇觉寺为僧。逾月,僧乏食,”这段文言文不是很难。
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至亲之人一个个的在他的面前死去。他去丝毫无能为力。十三天内,接连失去四个亲人。十七岁,对于我们来说,不过是一个高中学生,可对他来说。易地而处,不免感伤。在走投无路之下,他只得厚着脸皮去地主刘德,毕竟主仆关系多年,谁知刘德竟然没有一丝怜悯。反而呼叱昂昂,痛骂一顿后把他赶出来。无可奈何,贫不能殓,只能草草埋葬。
很多人都说朱元璋残暴,试问,面对这么残酷的人生境遇。面对这么冷酷的地主阶级。在年轻的朱元璋心里怎能不恨?不怨?伤心是必须的,可是这世上还有一件事,比伤心更必须——吃饭。
于是他出家了。本以为出家就能过“好日子”,可是没多久,当和尚也没饭吃了。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祸不单行。在寺主的一声令下,朱元璋开始了三年的流浪生活。
“居未两月,寺主封仓。众各为计,云水飘扬。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倚,侣影相将。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以趋跄。仰穹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泱佯。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一浮云乎三载,年方二十而强。”
这百十字是关于他流浪生涯的唯一记载。尤其当我读到“听猿啼夜月而凄凉”这句,眼眶不由得湿润了。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村孩子,让他去讨饭,这对于他来说要克服多大心理障碍?本来是应该在父母的呵护中的他。却要大晚上露宿荒野,对月凄凉。在哪猿啼夜月哀鸣中,魂魄悠悠,一个个恐惧的夜里惊醒的他。看着空荡荡的四周,会不会怀念父母,渴望他们的关爱。
一浮云乎三载,年方二十而强——我叫朱元璋,我的一切成就都是你们逼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