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并不需要一个听话的孩子》
文|兰达
01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着要听话。
那么,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听话?听谁的话?听什么样的话?
我想,大部分人应该跟我一样,被教育着要听父母的话,长辈的话,老师的话……所有比我们年长、地位比我们高的人的话。我们也不需要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如果有人不听话,会被批评、揍打、惩罚。
有没有谁听说过父母说要听小孩的话么?没有吧。
可是,为什么呢?
中文中的“听话”,翻译成英文是obedient,是顺从的意思。
所以,当长者要求我们听话时,他们希望的是顺从、服从命令、不要捣乱。
我们听话照做了,但是,心里同意吗?
当然会有同意的部分,但肯定也有不同意的。
否则,那些新闻中的反叛的小孩、身边的父母觉得不好管教的孩子是哪里来的呢?
还是那句话,为什么呢?
02
听,除了“听话”,还有一个词——“倾听”。
很多教育指导、亲子关系、沟通管理的书籍中都会提到“倾听”是非常重要的行为,也是人与人交往间重要的一环。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讲了个真实案例:作者马歇尔博士有一次在美国参与了和一群社会青年的谈话,这些人就是社会上通常意义上的“问题青年”,在充满火药味的不满抱怨以及人身威胁中,马歇尔博士认真地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持续一段时间后,气氛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最后现场不满声最多的那个人认为马歇尔博士是他们最好的顾问。
在马歇尔博士被排挤在这群人之外乃至有生命危险到被接纳被信任,他唯一做的就是认真地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求。
对方感受到了被理解。
对方,被听到了。
倾听,是通向理解的道路。
理解对方内心真正的感受和需求,建立情感上的链接,才能建立信任。
03
所以,当大人一味地要求孩子“听话”时,孩子是很难理解这个要求背后的真实意图的。
他/她不知道大人是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所以才要求孩子不能晚归,
他/她不知道大人是因为看重孩子的健康才要求孩子必须吃蔬菜,
他/她不知道大人是因为关心孩子的前途才要求孩子好好学习,
……
孩子无法理解大人怎么有那么多规矩,大人也无法感受到孩子内心的煎熬与痛苦。
这似乎是个死循环,如果这种情况不存在那么市面上那么多写改善亲子关系的书籍文章就没有市场了。
但是,循环是可以被打破的。
从倾听开始!
-
首先,大人们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了解并体贴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当生气/发怒/难过……时,问问自己,是因为什么而生气/发怒/难过……,是因为不被理解、恐惧、失望?认真地了解自己深层的需要。
-
其次,与孩子的沟通中倾听他/她的感受和需要,告诉他/她自己的理解,寻求反馈。
-
最后,不要想着让孩子们“听话”,而是要教导他们学会如何“倾听”。
你并不需要一个听话的孩子。
而是,你需要一个学会倾听的孩子。
祝愿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满。
祝愿所有的孩子快乐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