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碰见过这种人,觉得谈话中无论讲到什么话题,他们总有一些事实或数字可以提出来,可是他们的见解是令人气短的。这种人有广博学问,可是缺乏见识或鉴赏力。博学仅是塞满一些事实或见闻而已,可是鉴赏力或见识却是基于艺术的判断力。
——林语堂
看到一件非常让人愤慨的事件,和友人交换意见时,说了类似的话,但是绝对没有林大师的语言精辟。交流后,恰好看到这段话。才越发觉得,不读书,不明理的道理。
事件是这样的,去友人之国学书院看昔日学生。听到一位老师在和她交流:新进的孩子,学了4节课,没有什么进步,我和她家长说了:别学了,转其它科目吧。家长没同意,现在又4节课了,我觉得孩子真不是学乐器的料……
我们姑且不讨论,生源就是财富这类员工守则,我们就来说说“师德”。
我说:
这个老师真是一个纯粹的老师,纯粹在哪里呢?
只收有天赋的孩子,
只收一日千里的孩子。
他只要稍加点拨,名誉全是他的,轻松省力也是他的。
他可能专业特别强,但是可以送他八个字:
没有爱心,缺乏耐心。
学习乐器,不仅仅是考级专业度,最重要的是培养气质修养和艺术鉴赏。
听说该生,虽然没有进步(老师的一家之言),但是勤奋刻苦,上课认真。
四节课,老师想要怎样的进步?每个人天赋有高低,但是重要的不是天赋,而是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个孩子起点不一样,目标也要不一样。拿天才的目标去要求每个人,那几乎大家都是愚钝孩子。
子曰:有教无类。
指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亦可指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孝顺,有的不孝,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韩愈的《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身为老师,就应该传道授业解惑啊,孩子都懂了,也就不需要向你学习了。
也许事件我没有看到全部,透过一个点去点评这位老师,不太合适。
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位老师,最重要的不是专业度,不是渊博的学识。
而是一颗爱心。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和他们相遇,一起共处,是善缘,望珍惜。
![](https://img.haomeiwen.com/i15281162/af30ab7fcf63af4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