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体育,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 你猝然降临在灰蒙蒙的林间空地,受难者激动不已,你像是容光焕发的使者,向暮年人微笑致意。你像高山之巅出现的晨曦,照亮了昏暗的大地。
啊,体育,你就是美丽! 你塑造的人体变得高尚还是卑鄙,要看它是被可耻的欲望引向堕落;还是由健康的力量悉心培育。没有匀称协调,便谈不上什么美丽。你的作用无与伦比,可使二者和谐统一;可使人体运动富有节律; 使动作变得优美,柔中含有刚毅。
啊,体育,你就是正义! 你体现了社会生活中追求不到的公平合理。任何人不可超过速度一分一秒,逾越高度一分一厘,取得成功的关键,只能是体力与精神融为一体。
啊,体育,你就是勇气! 肌肉用力的全部含义是勇于搏击。若不为此,敏捷、强健有何用? 肌肉发达有何益? 我们所说的勇气,不是冒险家押上全部赌注似的蛮干,而是经过慎重的深思熟虑。啊,体育,你就是荣誉!荣誉的赢得要公正无私,反之便毫无意义。有人耍弄见不得人的诡计,以此达到欺骗同伴的目的。但他内心深处受着耻辱的绞缢。有朝一日被人识破,就会落得名声扫地。啊,体育,你就是乐趣!想起你,内心充满欢喜,血液循环加剧,思路更加开阔,条理更加清晰。你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你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啊,体育,你就是培育人类的沃地!你通过最直接的途径,增强民族体质,矫正畸形躯体,防病患于未然,使运动员得到启迪;让后代长得茁壮有力,继往开来,夺取桂冠的荣誉。啊,体育,你就是进步!为了人类的日新月异,身体和精神的改变要同时抓起,你规定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求人们对过度行为引起警惕。你告诉人们遵守规则,发挥人类最大的能力而又无损健康的肌体。啊,体育,你就是和平! 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你在有节制、有组织、有技艺的体力较量中产生,使全世界的青年学会相互尊重和学习,使不同民族特质成为高尚而公平竞赛的动力!(詹汝琮译)
《体育颂》,译著发表于1982年第8期《新体育》杂志。原文是顾拜旦于1912年斯德哥尔摩第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用一个法国名字和一个德国名字——霍罗德和艾歇巴赫发表的,根据国际奥委会委员、匈牙利人梅佐的解释,这个名字暗指:即使像法国、德国这样有着世仇的国家,也能在奥林匹克大家庭中,增进相互了解而友好相处。
当我第一次看到《体育颂》的时候,感到细胞的每一条基因链都发生了突变,一直沉寂在心底的激情一下子被点燃,哦,体育,原来,人体的原动力需要你来发动,人体所承载的灵魂想要飞扬,更需要你来点燃,当所有的负面情绪如山一样压抑的时候,体育,你就能让运行汹涌的地火,将一切枷锁粉碎,让人获得新生。
运动,我们原来的时候只看重它锻炼身体的作用,甚至我们曾经轻蔑地形容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现在想想真是愧怍无比啊。
为什么想起来和大家交流这个话题呢?一是首先我不是一个好运动的人,二是看到很多好运动的孩子却没有领会运动的意义,三是太多的孩子需要运动,尤其是许多女同学,如果想让成绩有突破,体育运动必不可少。
啊,体育,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 你猝然降临在灰蒙蒙的林间空地,受难者激动不已,你像是容光焕发的使者,向暮年人微笑致意。你像高山之巅出现的晨曦,照亮了昏暗的大地。
这一段我有着非常深刻的体验。
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刚刚得了抑郁症去世的18岁史学天才林嘉文之所以没有走出情绪的雾霾,就是他一直看到的是理论的灰色,看到的是文字的漫漫长途,看到的是历史的悲欢离合,但是作为生命本身所应该享受到的欢娱,所应享受真善美的动力,他都没有体验到。
家庭太痴迷而执着与史学天才、超长少年这一迷人的光环了,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是那么的高不可攀,那么的高深莫测,但是天神的欢娱和生命的动力正远离他,灰蒙蒙的抑郁正在笼罩他,所以,这个少年如果能放下书籍一会,体验运动中生命的力量和欢娱,他就不会跳楼自杀。
体育,能让弱者、情绪低落者突破自己,一场大汗淋漓或者一项自己从没摸过的运动,血液在身体欢快地流淌,自己从来没有这样过,崭新的感觉让一个崭新的自己诞生了。
举个例子。2011年,我当班主任的时候,发现一个现象,上体育课的时候女生多数做一些跑步、跳远甚至是散步等简单机械的活动,更有的同学体育课上也坐在操场边上看书做作业,很少有同学打篮球、踢足球等对抗性、技巧性的活动。我便做了一个实验,举办女子篮球赛。
而且规定,所有的女生都必须参与,班里一共25个女生,一边12人,一边13人。裁判是男生。刚开始的时候,好多小女生都来哭诉:没打过,不会打,没摸过篮球。我一概黑着脸拒绝。
很多女生当场就哭了,抹眼泪者有之,唉声叹气者有之,我就想狼赶羊一样把她们轰到篮球场上。有女生说,不懂打篮球的规则,我说没规则,谁抢着球直接上篮,没有走步、超时、打人等等规矩,规矩只有一条,把篮球往圈里投。
有女生说,投不进去;我说,篮球只要能碰着篮板就算。
有女生说,体力撑不下来;我说,咱们每5分钟休息一次。
有女生说,跑不起来;我说,你走着运球也行。总之,今天你们必须打篮球,只要是用手去摸球,一切规矩都可以不要,就这样,这群小女生就奔着篮球来了。
按男生的话说,这球打得简直没有天理啊,啥规矩都没有了。我说,就是什么规矩都没有,让女生敢摸球就是最大的规矩。
有一个女生,非常文静,真的不敢摸球,就在边上静静地看着,一点球毛都没粘着。我叫了暂停,直接把球递到她手里。大家想得到吗?她的手在颤抖啊!她从来没想到篮球还能和自己的手相接触。我说,给你球,直接到篮板下往上投。
这个女同学啊,颤抖着走到篮板下,直接就是一抛,然后昂着脸看篮板——球连篮板边都没碰着,但是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直接落在了她的小鼻子上,那血,哗,就流出来了!
我也紧张坏了,赶快救治,其他同学也围上来,帮她止鼻血。小眼泪啪嗒啪嗒直接往下掉。
我赶快安慰,赶快鼓劲,没想到鼻血止住后,眼泪还没干,这个女孩子竟然说,老师我可不可再扔一次?我狂喜,当然可以啊!赶快把球递过去,这个孩子还是像刚才那样一抛,不过,这次闪开了,没砸着鼻子,可是砸到了另一个女生的头。这个女孩子噗嗤笑了。
哦,原来篮球拿在手里是这种感觉,原来被篮球砸到会这么疼,以前不知道啊!
没想到,她一下子放开了,直接走过去,拿起篮球,故意地往一个同学身上砸,当然准头是大大地不行,同学也开始反击啊!然后大家就开始打起球来了,这个女孩子一直很兴奋的跑啊跳啊!很欢乐!
不过,我忽然发觉不对劲,原来说好的两队呢?这建制全乱了,不分你我,反正谁抢着球就抱着跑,跑到篮板下就往筐里扔,至于传球什么的,根本没这个概念,这个篮板是不是对方的篮板,也不管了,反正是只要球能扔进蓝框里,就是胜利。一人抱球在前面跑,一群丫头在后面追,一点章法也没有。
事后我形容:春秋无义战啊;男生反对:老师,是女生无义战!
篮球,圆圆的篮球,从没有摸过的篮球,在一群丫头手里一次次投出,如一轮朝阳,将这些孩子的脸映照得通红。
披头散发、溃不成军、落花流水、杂乱无章、敌我不分等等成语不足以形容这场女生篮球赛;但是,兴奋,突破性的兴奋,却足以概括这场比赛的意义!
一节课过去了,女生打得不亦乐乎,意犹未尽。
好多天后,和孩子们谈话,还有女生给我说,老师,如果没有那场篮球赛,我从来不知道自己还能跑那么快,那么长时间。有的说,虽然被球伤了手,但是感到我从来没有和别人这使劲地对抗过,没想到身体碰撞是这种感觉。
我以前从来没有这么不淑女地疯狂地喊叫过,在球场上,真的什么都忘了,那种大汗淋漓地感觉真好!
这场篮球赛,让女孩子们一下子感到了崭新的自己:原来我还可以这样。
后来我们又举办了男生、女生对抗赛,女生足球赛,自行车慢骑赛。男生自不必说,女生真的在这些运动中感到了“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他们走路不再慢腾腾的了,而是非常有力度,表现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声音大了,几个好哭鼻子的女生不好哭了,爽朗的笑容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教室里。
运动,猝然降临在女生灰蒙蒙的生活空地里,让她们激动不已,像高山之巅出现的晨曦,照亮了她们心里昏暗的大地。
运动,让“敢”这个字进入了弱者的心里,让“勇”的血液在四肢百脉流转,让每一个细胞都活泼起来,将一切废物垃圾痛痛快快地倾泻出来。
今天谈运动,实际上主要针对女同学。我注意过一些说法,说女生在小学初中学习拔尖,到了高中就比不过男生了。很多女权主义者认为这是对女性的蔑视。但是我们看看高中的成绩,尤其是尖子生,真的是男生多于女生。
这里面原因很多,其中女生不如男生好运动,女生的运动不如男生的复杂,也是原因之一。
我也知道这个数据,但我们不要仅仅看状元,要看班级前十名,要看一本上线人数,要看高中老师手里的成绩册。
我们探讨的是大概率事件,不探讨小范围。
另外,我们看那些女尖子生们的报道,往往有这样的语言:爱好看书,喜欢旅游和社区活动;喜欢参加各种活动;当班长等班干部;喜欢运动。很少有单纯刻苦学习的。
据参加清华新生军训工作的老师介绍,就2012年来看,整体上,清华的在校男女生比例大体为2 比1, 交大男女比例 1.6:1。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市每年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男女各占多少。女生真的不沾光啊。
我们女同胞不要难过,现在越来越好了,逐渐有女生越过男生的趋势,因为我们女生越来越喜欢运动了,越来越敢和男生一起同台竞技了,女生现在选择各种球类运动比以前多多了。
我发现一个现象,只要女生能喜欢球类等复杂运动,哪怕打不好(一般不如男生打得好,这是进化论决定的),只要喜欢打,或者强迫自己打,那么她的功课成绩就会有大的进步,甚至能秒杀很多男生。
尤其是学习中游的女生,试着打打球,试着参加对抗性或竞赛性比较强的活动,哪怕水平很臭,只要开始参与,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学习也变化了,解题的时候脑筋快了,也不那么累了。
原理是这样的,打字太慢,我简单说,第一,当你运动的时候,血液流量增加了,大脑营养就充足了,脑筋就感到有劲了。
第二,血液流动加快了,废物流走的速度加快了,那么脑子就清明了。
第三,心灵手巧,手巧心灵,手脚20个指头复杂运动,就会在脑子里建立很多相互联系的回路,大脑各部分功能区链接得就会越来越紧密,联想和迁移能力强了,当然有助于学习。至于说运动成绩,那是次要的,关键是通过运动让大脑兴奋起来。
第四,只要运动,磕磕碰碰在所难免,摔个仰八叉也是正常的,这样有助于提高抗尴尬心理。比如,一个孩子突然在众人面前摔倒,可能会感到很丢脸;但是经常运动的孩子经常在众人面前摔倒,他就不当回事。所以运动能提高孩子的心理韧劲。
今天我的主张是,已经非常喜欢运动的孩子,家长就要引导孩子静下来多看书;而不喜欢运动的孩子,家长就应该想方设法让孩子运动起来,让孩子进行各种肢体动作的尝试,让孩子一次次突破以前认为的不可能,让孩子体会反复训练就会进步的真理,让孩子体会运动时忘记一切的畅快。
尤其是,孩子原来认为我这不行那也不行,但是经过尝试却发现,呀,我这也能做,那也能做,太棒了。当孩子有了这种体验的时候,他就消除了对未知的恐惧,就不再自我设限,就敢去尝试崭新的东西。运动能给人自信,大约就是这个道理。
运动,更大的好处是计量上显著变化 ,能即时看到自己的进步;不像其他尤其是功课,刻苦上三两天感觉没什么变化。运动,哪怕是最简单的散步吧,今天走5百米,明天走5百米,坚持10天,就5000米,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我就从北京走到上海了,厉害啊,我!我都坚持锻炼3个月了,三个月内,我一直走着上班,我们是不是经常自豪地向伙伴们炫耀!当孩子也经常这样炫耀的时候,强大的自信、对自己满满的肯定就会在身上永驻。
啊,体育,你就是乐趣!想起你,内心充满欢喜,血液循环加剧,思路更加开阔,条理愈加清晰。你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你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让不喜欢运动的孩子动起来,他、她会给我们家庭一个巨大的惊喜!请相信!
作者简介:贺传庆,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十佳班主任,语文名师,聊城本地家长教育倡导者。
本文已由作者授权“学生家长团队”在简书平台发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