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连续收到亲戚们送来的嫩玉米。小朋友的奶奶和外婆,队友娘舅,一包一包源源不断送来,都是亲手种的,无公害绿色玉米。
这些玉米来自不同的产地,奇怪的是品质却好比一块地上种出来的,都是特别嫩,嫩到过分的那种。
嫩玉米好吃,但是太嫩了,也不好吃。比如图片上的这根,已经算有七八分成熟了,还有很多,我戏称是未成年玉米。一咬一口水,嚼在嘴里好比吃蔬菜,一点没有玉米的黏和糯。
吃的时候,真是感觉罪过。乡下有句骂人的话,叫作“拗嫩头”。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果蔬未成熟就摘下。其实这是一句有隐喻的,很恶毒的骂人话,寓意孩子长不大夭折。由此可见,农民对于未成熟的蔬果,是很宝贵的,绝对不会提前“拗嫩头”。
个么,这个是什么情况呢?这些玉米为啥都要这么着急采下来,再留个一星期,吃口就正正好啦!
原因么,实在很无奈,也很简单。要是能再留几天,农民怎么会不留?实在是要是再留个几天,哪怕一天,这些玉米就轮不到我吃啦!
最近几年,乡下小偷猖獗,种在地里的蔬菜,老人说了,好比是给人家种的,他们想吃啥就摘啥!前几年,还可以养鸡鸭家禽,家禽也常有丢失。现在新农村建设,养家禽家有配额,还不能放养,要圈养在家,倒是大大降低丢失了。
亲戚们都说,现在种点东西,好比和小偷比赛,谁先下手谁吃到。这不,玉米刚刚成熟,自己还没舍得吃,人家先尝鲜了。个么,你就摘几个尝尝吧,人家是扫荡一样的,不管老的嫩的,全部统统摘光,估计不仅自己吃,还要卖钱。所以,等不得长成了,赶紧摘了吧!
所以,这几天吃到的,都是超嫩玉米,罪过可惜,真的一地鸡毛。
这些年,村里来了不少外来打工者,这些人为当地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但是也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内敛温和的江南人,完全不是这些彪悍泼辣的外来户的对手。
吃着嫩玉米,想到一句苏州老话:香火赶出和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