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QQ是在我上高三的时候,那个时候很多80后刚刚开始接触网络。班里比较时尚前卫、敢于逃学泡网吧的女同学,总是喜欢悄悄和周围的同学分享她和网友聊天的趣事。
那种新鲜绝不亚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一个小农村里来了第一台电视机,所带给全村老百姓的那种新鲜。
甚至是新鲜里透露着对未知新事物的无知和向往。
认识QQ则是高考结束后,终于把这该死的、炼狱般的高中读完了!终于可以去撒欢了!爸妈不让我逃学,现在学业阶段性结束了,我终于可以去泡一次网吧,来个通宵了!
痛快!
三个室友,第一次携手怯怯地走进黑漆漆、充满了浓浓烟味还有莫名奇妙“厮杀”声的网吧,开始了我们第一次与网络的“亲密接触”。
哪里是高中生去网吧呀,简直就是山村村姑进城,新鲜中透露着傻气、土气。
那个夜晚,我们在网管的帮助下,第一次找到小企鹅,按照步骤一步步注册、起了人生中第一个网名、相互加好友、然后可能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网友……

本来就坐在彼此周围的三个人,戴着耳机听着歌,遨游在QQ聊天的新鲜中,在QQ里三个室友聊了一夜……
把本来面对面就可以说的话,用“一指禅”在键盘上磕磕绊绊敲出来给对方看……
仿佛每次“滴滴滴”和“咳嗽”的提示音都触动着那根新鲜的神经,让它更兴奋!
也仿佛每次聊天页面跳动的不是小头像,而是自己的那颗小心脏!
这股新鲜,你可曾有过?
想想,那掉渣的“土”,也正是青春的、不愿被束缚的本真,也正是年轻的孩子般的气息,也正是那被压抑三年后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味道……
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多少人始终如一地用一个网名?
至少我没有。
网名的变化一般和性格、年龄、心境都有关。
不知道大家的记忆中是否还残存着曾经陪伴过我们的、在当时看来比较“个”的网名?
网名的背后是故事,网名的背后是个你!
为了凸显不一样,为了向世界呐喊,我的第一个网名起到了俗不可耐的地步——“不一样的我”,现在想起来能够把笑到喷了屏幕。
试着回头想想自己的第一个网名,找找那户土腥味儿。
第一个网名不知道用了多久,更记不得之后换了多少个。
能够记起的第二个网名——“冰红茶”,年少却不追星的我,网名也和明星无关。相反却从身边的一景一物来,想必这个网名是被康师傅红茶刺激而生的!
后来大学毕业了,网名也不知道换了多少轮。但是记得一个比较顽皮的——“糊小豆”,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灵感,触碰了哪段神经,就起了这个被同事当做代名词叫来叫去的网名。之所以记得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当初在公司大家都叫我“糊小豆”。至今也不知道哪个天使大姐赐予的灵感,起了这么个可爱的网名。
好像这个网名,招惹了不少男生加好友呢!
再后来,换了个低沉点到有点装B风格的网名——“简朴寄居蟹”,头像也跟着换成了个卡通寄居蟹。这个名字记录了当时在职场上失意、坎坷那段小心酸。人也由初出茅庐的“生瓜蛋子”向着低调、内敛过度。碰壁碰得多了,把自己碰出了“壳”,懂得藏起来做那只“寄居”于世的“寄居蟹”也很好。
这个网名让陌生人不懂,朦胧得很!所以也招惹了很多陌生人!后来因为总是被叫做“小螃蟹”或“寄居蟹”觉得不爽而替换掉了。
起网名,也像遇到人一样,总会遇到一个让你钟情一生的一个。比如“小仙得修炼”。
这是继“简朴寄居蟹”以后又一走心网名,也是用得最久、最钟情的一个网名,QQ、微信同时用。有这样一句话“人生是场修炼,生活便是最好的道场”,年轻人“段位”都太低了,必须得好好“修炼”。
这个网名,既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也透露了自己在生活中不断“修炼”的态度。微信里的很多朋友都叫我“小仙”、“小仙姐”,大家一致认为本人有望成为“大仙儿”……
直到现在,这个网名依然使用在QQ上,未曾被模仿。
最近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忍痛把微信“小仙得修炼”改成“晰念”了。提醒自己凡事向内求、尽量清晰自己的每个念头,“起心动念”很重要。
“晰念”,就是你要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
到此,仿佛终于不胡闹了,终于长大了……
怀念那些陪伴过我胡闹的网名,不断更替的网名记录了特殊的心路历程。
网名承载着的“故事”只有你和它懂,也是你和它之间的“独家秘密”!
原来,对待网名“小仙”是一直认真的。
追忆一下自己的网名,在已逝的岁月中找寻曾经的那个自己吧!

砍柴书院征文#
活动传送门:
https://www.jianshu.com/c/05c8be3416df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