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2016年12月29日,离2017年还有2天,今天偶然间看到简书GoodBye 2016,Welcome 2017专题征文。是啊2016年在不知不觉中就这样过去了,做总结或许就是一种比较好的祭奠逝去的2016比较好的方式。
来简书已经两年多了,正好对应着我毕业的时间。可以说我是跟着简书一起成长的,翻看一下简书还能看到15年时写的2014年个人总结。所以今天准备写2016年个人总结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很久以前的这篇文章,不知道为什么中间就差了一个2015年个人总结。或许是忙碌的2015年掉进了时间的裂缝,这一年就这样悄悄的被偷走了。
还好今天还可以写一下2016年个人总结,把这一年从时间的小偷手里拿回来。记录有时候就是一种找回时间最无力的抗争,明知事不可为但还要努力的做点什么。
依旧延续一下之前的传统的,下面会按照分类来写一下即将过去的2016年。
一. 工作篇
进入职场已经两年多了,毕业以来一直做的是iOS程序猿,这两年也亲身经历了iOS这个行业的兴衰起伏。众所周知,2015年应该是iOS最鼎盛的时候,那时候一个刚毕业的应届生就能拿到过万的工资。所以盛极必衰,2016年七月左右我辞去了工作一年的公司,那时候iOS这个行业已现颓势。但我还是相信自己的能力应该能找到不错的工作的,所以当时裸辞之后就和女朋友去四川旅行了半个月,然后回杭州继续找工作。结果可想而知,工作确实不好找了,对于一个经历过2015年简历一投必中的我很难接受连面试机会都很少的那几天。最后接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找到了一家自己比较喜欢的公司。当时也写了一篇那个找不到工作的iOS程序猿来记录找工作的那段日子,也给还在找工作迷茫中的同学一点建议。
工作篇我也确实不知道写些什么,我看了一下我2014年关于工作的回顾。里面主要写的是当时在几个公司的情况,有吐槽,有怀念,有后悔。现在经过了这么多次不成熟的跳槽经验,也算是慢慢的学会了选择。以前总喜欢吐槽公司的缺点,现在学会了欣赏公司的优点。每个公司都会有不好和好的一面,比如有的公司钱给少了但技术氛围好有成长空间,有的公司钱给的多但是加班严重,还有的可能钱多成长空间大加班少但是跟老板八字不合等等。
每个人所看重的点和所能忍受的东西都不一样,所以也不能说哪种公司好哪种公司不好。但是还是希望每一次选择公司之前都能够慎重,公司都会有一个试用期,那不仅是公司对你的考察,也是你对公司的考察。经过那几个月的经历你也基本能看出一个公司的样子,之后就是你需要做选择的时候了。
工作占据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所以有一份自己慎重选择之后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可能之后的大部分年月你会陪伴着它一起度过,会有一群可爱的同事和认真负责的领导,一起工作一起运动一起玩闹。所以愿每一次的选择都是让自己日后生活不愿后悔的美好回忆。
二. 技术篇
关于技术方面,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不足的也有比较满意的。这一年我在简书上面一共写了27关于技术的文章。所以2016年还算是比较高产的一年,但是说实话,我一直认为自己做的还很不够。对于技术的研究越多越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感觉不了解的面也越多。2016年在iOS领域横空出世了YYKit的作者郭曜源,同样是90后,当自己去看他开源的项目的时候就能够发现自己跟大神之间的差距。
当然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是好事,无知的人才会天真的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只有懂的越多的人,才会认为自己知识面之狭隘,认识之浅,才会越来越努力专研,以求让自己知道自己所不懂的还有很多。
过去的2016年除了学习Objective-C,还学习了一些Python,主要用来写脚本用,以提高一点工作效率。在用cocoapods的时候有顺带看了一下Ruby。工作的时候还简单的用了一下Shell脚本。这些东西可能就是辅助用的,但是如果一点也不会,当你用到的时候会发现很难绕过这个坑。所以新的一年还希望Python,Ruby能够多学习一点。
当然在主要的iOS技术方面新的一年也希望能够有一个比较满意的开源项目,让自己不止是一个开源项目的受益者,也成为一个开源项目的贡献者。写技术文章也是,过去的一年还是很高兴自己的一些文章能够帮助到一些人,有加我好友的,有评论的,有赞赏的。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使自己得到了成长,分享其实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利人又利己,所以希望能够一直坚持下去写对别人有帮助的文章。
三. 生活篇

上图是年初的时候给自己写的一些小愿望,愿望不多,但可惜也没有都完成。
我喜欢拍视频,感觉影像有时候能带给我的是一种更具体的回忆,或者是一种创作的快感。当你回顾以往的视频的时候会有感动,有辛酸,有好笑,有生活的种种种种。所以年终剪辑回顾视频这个还是希望元旦的时候有时间能够完成。今年差不多拍了三个小视频,可能不算专业,但自己也还比较喜欢。奉上三个视频链接泰行,飞天的大圣,杭州小城。
还有就是原本是希望去一次音乐节的,对应的也是2014年的时候去的东海音乐节。记得那年的时候在音乐节第一次看到崔健,才知道什么叫中国摇滚乐之父,也是那时候开始比较喜欢崔健。今年其实有一次杭州的音乐节崔健也来了,但是那天刚好有其他的事没能去成,还是比较遗憾的。当然16年也还有很多其他音乐节,但是可能由于年岁的增长,也没刚毕业时那么文艺,那么对于音乐节的热衷了。
最后一个没完成的当然就是减肥了,这是一件毕业后常常谈论,但一直无法成功实行的任务了。体重的增长好像是每一个迈向中年大叔道路上的人们所不可逃避的问题,每一块长在身体上的肥肉都会在春夏交替之际让看到它们的自己无比痛恨,然后就是夏天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减肥作战计划。而我当然作战失败,成功的把体重增长到了145斤。所以在2017年即将到来之际,还是希望对自己喊一声:你是最棒的,胖子!
四. 读书篇
读书是最想说但又最不想说的一件事。我一直觉的读书是一件很私密的事,虽然我会在简书上写读书笔记投稿之类的。但是我还是不愿在我的朋友圈里发布这些,可能就是怕献丑吧。读书是唯一一件不需要太努力,又可以让自己觉得没有浪费时光的虚幻之物。可以不跟人比较,也难以比较,你可以说你读的书多,但我可以觉的我读的比你好。我不会羡慕你长长的书单,所谓的文人相轻可能就是每个人的评判标准不一,没有一个物化的衡量标尺,所以才能无所顾忌的自认为在读书这件事上胜于他人。
2016年我在简书上列过一份书单积极心理学:一个值得读的书单,这是我所有文章中获得赞最多的文章了。我喜欢赞,喜欢被人认可,但我喜欢真正能对别人有很大帮助而得到的认可。我不认为书单对于他人能有多大的帮助,因为我自己也体验过阅读了一大堆书单,但却没有真正去读的经历,只是自以为是的保存而让自己的心理得到些许的安慰。
每一个人的书单都是私人定制的,我的书单都是来自于自己的阅读经历的延伸。当我阅读一本书时,我会发现我想要阅读的会更多,而我的书单列表随着阅读的增大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慢慢的增加。
我看了一下现在我的书单列表有差不多百来本,但是很遗憾2016年只读了29本,不算多,但也觉得不算少。我这里也不准备把度过的书给列出来,虽然列出来可能又会很容易的上首页,得到几百赞。但是我自己会很羞愧,里面的书算不上好,有的书很烂,有的书很经典。烂的书怕发出来而被质疑自己的品味,经典的书长这么大了才看怕被归类为文盲。说实话我真的四大名著一本都没看过,鲁迅的,老舍的,国外名著等等都没看过。十几年的素质教育让我对名著敬而远之,直至毕业多年才对这些精彩的书籍慢慢有了兴趣。
2016年写了五篇读书笔记,总赞数不超过5个,总阅读数不超过500。希望2017年能多写一些,也能够多看一些书,至少超过今年的29本。虽然我不认为读的书越多越好,但是年底了事业没成功,转头来看着那些读过书籍的目录也可以聊以安慰。
网友评论
深受启发,学习了,这样的生活才有意义,满满的回忆,满满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