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奇思妙想想法简友广场
《江岳潜行》20 曾因情痴入佛门

《江岳潜行》20 曾因情痴入佛门

作者: 故辞 | 来源:发表于2022-01-13 07:58 被阅读0次

  陆心茗告别了清净寺,一尘拿着这块凤凰玉,去到了竹院后面的藏经阁。日初和日落这两段时间,道一都会在阁楼里看书。

 ———————多年前

  一尘小时候被师父指派到到藏经阁打扫,刚到就遇到了道一。道一看完书就喜欢在地上把看过的书散乱放在地上,临走让一尘去收拾,自己离开。自己的师伯有这样的习惯,一尘也不好说什么。书都是摊开的,一尘自小爱看书,索性看完再盖上,一本一本垒起来。这些书都是武学秘籍,边看边练。有时候练到很晚了,才偷偷跑回瀑布林。师父没有察觉异样并让他以后都去藏经阁扫地。于是一尘天天都在藏经阁里扫地,一如既往地去收拾师伯散落的书册。后来一尘自己练剑,练到一套幻剑术不能足够流畅。又坐下,研究书籍。没想到,道一没过多久,走过来锻炼筋骨,随手捡起一根木枝,在藏经阁前面的空地上练了起来,一尘则躲在石塔后面看。很快找到了自己的错误,在收剑和出剑的方法有所偏差,而影响速度。后来,道一,自己练完自己就走了。仿佛不知道有个小和尚在偷学。一尘每次遇到问题,道一总能找出一尘的问题,然后,在空地演练出来,有时候觉得难度大,就会放慢速度。聪明的小一尘开始觉得不对劲,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情。后来,小一尘故意在一个很简单的地方重复错了很多遍,果然道一又出现了,有意无意地重复一尘做错的地方。一尘没躲着,跑了出去:“师伯,这个我早会了。”

  “什么会了?”道一表现出一副不知状况的样子。

  “多谢师伯教我武功。”小一尘,跪地谢师。

  不想道一并不领情,双手背着,不以为然:“谁说我教你了,我是刚好过来锻炼锻炼筋骨,你的功夫应该让你师父来教。”

  小一尘质问道一:“可是师父只让我来藏经阁扫地,或者教我茶道。师伯,你是不是故意把书丢地上的?”

  道一弯着腰,指着小一尘的头,假装威胁地说:“我可没教你,不许与他人说,不然以后我就换人过来扫地。”道一说完转身就走,根本没在意身后那个小和尚什么表情。

  “多谢师伯,我一定好好学。”小一尘在后面喊着。

  后来散落的书慢慢多了种类,除了武学,还有心经,医书,甚至还会有琴谱,兵书。

  而他师父法一从不过问他扫地的事,时不时还带他去郊外骑射。这些事,都是其他弟子所不知的,他们只知道一尘是藏经阁的扫地僧。

          ————————

  “师伯,我有事想问您。”一尘在藏经阁的旁边,看到道一在块石头上打坐。

  道一背对着一尘,听出了他的声音。“一尘,你是想问这块凤凰玉的事吧。”道一等一尘问自己这个问题已经等了多年了。

  一尘拿出玉,自己看着,问道:“师伯,这玉是不是有什么故事?”

  “一尘,你今年十八了吧。”道一依旧背对着一尘,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说出这句话,如释重负。

  一尘也疑惑地看着道一的背影,此时夕阳斜照,自己的师伯明明正是年盛之时,竟有种老来悲凉的错觉。

  道一缓缓说:“既然你问了,那老衲今日就告诉你吧。”

 一尘很少看到这样的师伯,平时他也不这么自称。

  道一沉默良久,又吐出一句话:“这块玉,是你母亲苏烟留给你的。”

  “我母亲…”一尘只觉得这个词跟他陌生得不应该在他身上存在,但内心却从没有如此被一句话触动过。

  道一没有理会一尘的疑惑,而是继续说:“你母亲是江州,苏家人。苏家虽不是名望之族,但开了一家绸缎庄 ,也算富足之家。苏烟是江州小有名气的才女,作诗抚琴,街坊四邻都说她华容玉颜,将来能嫁一户好人家。”说到这,道一挺拔的背脊顿了顿,背对着,也看不出脸色。

  “师伯,后来呢?”一尘站在原地,好像一个孩子在询问一个故事的后续。

          “后来,江州来了一个官爷,他们两人一见倾心,月下花前。辗转两年,她们二人或许才见了几次面。最后一次见面,那个官爷说等他回去,就百里红妆,来迎娶她。这块玉佩,有两片,一块龙玉,一块凤玉。后来苏烟看到了龙凤佩,就质问这个官爷是不是皇室中人,那个官爷说他是个侍卫,跟着皇帝私访出巡。但是娶亲要他回去筹措,苏烟答应了,这一等你就要出生了,在你出生前一个月,那个官爷寄给了你母亲一封信,夹带几张万两银票。自明身份,说他是当今皇帝,深宫人心难测,让苏烟再等几年。你母亲得知这个侍卫是假的,帝王家,深不可攀,后宫佳丽三千,怎会在意一个民间女子。更何况,帝王之爱,又能几时……未嫁之人,先有身孕本就遭这世俗忌讳,你母亲是从一开始就瞒着所有人,直到生下的你,她也不曾告诉家里人。生下你后,你母亲身心交疾,去世了。她托人把这个孩子交了她的青梅竹马季昀。”

  “师伯,那为何我会在寺庙里长大呢?”一尘不解了。

  道一又沉默良久,此时的夕阳已经落在了石根上。一尘望着好像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师伯如此萧凉。

  道一又接着说,缓慢而又平淡:“因为…你母亲在认识那个官爷的的下一年,季昀就出家当了和尚。”

  一尘听到这,恍然大悟:“师伯,原来你就是季昀,那你是我娘的…所以你就是传闻中,一夜之间疯了,出家当和尚的季家小公子。”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夕阳渐落,道一回忆起往事,有感而发地吟出一首诗,他自己大概也没注意到,一颗泪珠落从眼中落下,滴在了衣襟上。

  入这佛门二十年,晨钟暮鼓无时休,他还是没有忘记那个青柳河畔,乘舟抚琴的苏烟。

  一尘呆站在原地,他十八年来,从来没说过的词,此时从他的嘴里说了出来:“那我亲生父亲是……”

  打坐的道一从石墩上下来,转过身对一尘说:

  “没错,你的父亲是李阔,你姓李,你的名字叫李辞。”

  “李阔…那他岂不是被……”一尘现在心乱了,只是听了一个故事,却让他悲从中来,不知何去何从。

  “你将来的路是要你自己走,你自己选吧。这是你娘留下的书信。”道一从怀里拿出一个绢帛递给一尘,一尘急忙拿来看。

  道一又像以前一样,转身径直走进了藏经阁。一尘看着绢帛,岁月已经在这条绢帛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留给他师伯的。不,是留给季昀的:

  阿昀哥,这辈子青梅竹马,鸳鸯错配。我喜欢他,不管他是侍卫还是皇帝或者平常布衣,这辈子躲不开了。下辈子,我们若有缘分,定不负君一往情深。孩子无辜,取名李辞,还望阿昀哥帮我照顾。这银票是孩子他爹的,尽可取用。若他爹来寻,人账两清。若他爹未来,那就让这孩子给你尽孝终老。帮我告诉孩子,他娘爱他,但不得不离开他。阿烟知道此事本不该再烦扰你,但是除了阿昀哥,我找不到可托付之人。此生虽有痴怨,但无悔。特此道别,今生亏欠,来世再还。阿烟绝笔。

  一尘看到这封信,来自血缘无法隔断的悲伤油然而生,或许这也是小时候,想求师伯教武功,师伯总是推辞的原因罢。

  他有个母亲,叫苏烟,死于相思,他有个父亲,叫李阔,死于权谋。他有个叔叔,叫季昀,死于情伤,成了道一。而现在,皇室早已被屠杀殆尽,太平公主被锁深宫,太子跳崖,他一个皇室遗孤,势单力薄,既无兵马,也无能人,一人之力,扳倒一个国君,简直异想天开。更何况,如今已入佛门,这尘世早该断了……一尘乱了思绪,只好跑去瀑布林,临水而坐,也静不下来。只好拿起木剑,一人练起来。

  今晚月色温柔,但这一尘眼里的人间忽然失了颜色。法一看到了,并没有去打扰他,在一旁打坐。不知何时,一尘停下来了,大概是累了。

  走过来,把木剑放在一旁,一脸悲伤:“师父,我该怎么办?”

  法一拍了拍一尘的肩头:“你师伯不是告诉你了吗?”

  “师伯告诉我自己选,可是我…”

  法一摇了摇头:“不对,你师伯已经告诉你了。难道这些年,你学这些东西,是要让你当清净寺的住持吗?一个人有多大能力,就有多大责任。吴余杀了你父亲,坐在这龙椅上,那他得承担得起这江山的责任,前几年他还算励精图治,但是之前的征战军粮已是国库空虚,这世道很快就要变了。一尘,你明白了吗?”

  “弟子明白了,可是弟子是佛门中人,破了杀戒,那师伯和师父你…”一尘急忙问。

  “谁说你是佛门中人了!”法一笑了笑,回去睡觉了,留给一尘一个人自己琢磨。

  隔天一早,道一便召集全寺。

  “老衲今年四十多岁,自从成为住持以来,我寺每个弟子都勤奋练功,静修佛法。昨天居然让老衲发现我寺有个弟子,不安分守己,自己在藏经阁偷练武林禁术,所以老衲决定,将一尘赶出寺门。从今与我清净寺再无瓜葛。法一,你可有异议?”

  法一一脸沉痛:“教出如此孽徒,都是当师父的错,并无异议,贫僧也会闭关思过。”

 道一点了点头,凌厉地说:“好,来人把一尘赶出去。”

  一尘一下子明白了昨夜师父说的话,眼眶泛红,原来师伯师叔从一开始,就已经想到了会有这么一天。立马跪下,伏拜磕头:“多谢住持,师父养育之恩,多谢师兄弟拂照,一尘就此别过。”

  之后一尘就被其他几个小和尚架着赶出了寺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江岳潜行》20 曾因情痴入佛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bxn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