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会有这样的场景: 女儿房间乱成一团,出门前叮嘱妈妈不要动她的东西。妈妈实在看不下去,好心把里面东西整理了一下。女儿回来看到却火冒三丈。妈妈心里火大又委屈。亲子冲突立起,家里很快充满了火药味。亲子关系迅速降温。
母女俩谁对谁错呢?又怎样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
图片来自网络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三个方面的问题,①领地意识。②关系模式。③情绪管理。
1.领地意识。
在意识层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领地。在自己领地范围内自己想做什么都行,不受他人干涉,不受侵犯。但是若想进入别人的领地,就要经过别人的同意才能进入。
在这个案例中,女儿有领地意识。她的房间乱成一团,乱中她有自己的一套逻辑顺序。在她的房间里,她可以随心所欲的做她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一种释放的快感。至于整齐,是一种理性思维下的管理。在自己的房间里她不想理性,她更愿意随性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在自己的领地里,她就是自己房间的主人。对领地的控制感强化着她的自我意识。
文中的妈妈,其实她也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她的家庭就是她的非常重要的领地。在这个领地里,她只在拥有控制权时她才有安全感。 文中妈妈自认为好心,她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她认为女儿房间里乱成一团是不对的,整齐才是对的。很多妈妈希望有个完美小孩:爱学习,好习惯,好性格。孩子乖巧顺从才是妈妈喜欢的。但这样可能会培养一个没主见,依赖性强,妈妈附属品的孩子。
常常听有的妈妈对孩子说:你是我生的,你人都是我的,你还不听我话!我说这样是对的,你就要这样做。我说这样不对,你就不能做。虽然有的家长没有原话这么说,但对孩子就是这样要求的。瞧瞧,这样的妈妈是不是很有一种"女皇"范儿:孩子必须要听她的话,无论对错。有趣的是,很多妈妈常常是在无意识中这么做的,还说是为孩子好。有时扮演这种角色的是爸爸,是"国王"。家里若既有"王者"又有"女皇"控制着,那真是孩子的灾难啊!
心理独立性强的孩子,会有许多自己的想法,常常会跟父母的意见发生冲突。父母常会觉得这种孩子令人头痛。
事实上,在合理可操作范围内,孩子的要求是应该得到满足的,这是孩子的权利。一个连合理要求都不敢争取的小孩会不会太懦弱?一个敢于捍卫自己领地的孩子长大才有可能建立自己独立和完整的人格。
2.关系模式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相对固定模式,父母与孩子之间平等尊重地相处,关系就比较和谐愉悦。父母与孩子之间如果是控制与被控制关系模式,要么孩子逆反,家里鸡飞狗跳;要么孩子蔫头蔫脑的,没有主见。
在本文开头案例中,孩子的反抗是正当的。她的自主权利受到干涉,没受到应有尊重,孩子有强烈的关系边界意识,即便妈妈她觉得也不应该逾越。妈妈如果意识到关系中这一点,也能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有边界的,调整对待孩子的方式,从控制转为尊重,就不会产生如此激烈的冲突。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这样只会培养出一个唯唯诺诺、没有自己思想和立场的小孩,长大后也难有很大出息。
3.情绪管理
每个人都有情绪。情绪是一种能量,负面情绪充满了负能量。情绪是需要管理的。
大人、孩子都有情绪。当妈妈和孩子冲突起来时,她的情绪管理水平差不多和孩子一样,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了。父母应有觉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起码在情绪发生时要站得比孩子高一点,能包容孩子的情绪,并帮助孩子从情绪失控下逐渐平静下来。父母要学会适时闭嘴,不让亲子双方情绪升级,冲突加剧。
在家庭教育的路上,父母需要不断自我觉察,不断成长。
做家长的不要总想着"管"孩子,让孩子听自己的,要先想想自己说的做的对不对?教育更需要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要想到这些作法会对孩子长大产生什么影响?我们的所作所为有没有给孩子做出良好的示范?
这才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去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