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基础太差了,还是别学了,算了吧。”
25年前,北京某大学的一堂古汉语课上,一位大学老师对一位来进修的年轻人说了上面的话。
这位老师说得轻描淡写,那位以旁听生的身份来听课的小伙子,一瞬间羞得无地自容。
25年后,那位小伙子跟当时的那位大学老师一样,走在了国内一所双一流大学的讲台上,成为了一名教授。
如今步入中年的他说:“当时就像一根鞭子抽打在身上,还没有声音,疼得只是自己,别人却丝毫没有觉察到。就是现在,那鞭子还在,鞭打着我不停地去改变自己的无知。我一想起来依旧疼痛,但是我感谢那位老师,想当面对他说声谢谢。这就是知耻而后勇。”
然后他给我科普了一下什么是知耻而后勇。
知耻而后勇”源于“知耻近乎勇”,语出《礼记·中庸》,意为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敢了,明白自己错了就最终到勇敢的时候了。儒家把“知耻近乎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一起,构成对知、仁、勇“三达德”的一种阐发。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这几天、我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像我这样已到中年的年龄,是否还能接受他人的批评?接受他人的批评又有多难呢?
我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家伙,认为自己永远是如同真理的正确,一旦被他人批评而感到不服气或者我抓住了对方的不是就会咄咄逼人,不分出个里外绝不罢休。这种习惯性地不饶人最终导致两败俱伤,尤其是自己在乎的人,我会把对方弄得话堵在嗓子眼里却发不出声来,也会把自己整得像电视剧里的主人公一样痛不欲生。
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人指出了我的缺点,我被批评了,但是我却接受不了。
为什么接受不了,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一是说对了,说穿你了,你本能地自我保护;
二是说的不对,你不服气,本能地要为自己辩护;
三是对方说的方式和时机不对,你不管内容的对与错都要驳斥回去;
四是对方说,是为了你好,希望你更完美一些。
这第四,往往是最亲、最在乎的人才说的。
而问题就出现在这一点上,就因为太在乎了所以不该有话直说,而是应该更加注意说话的方式。不要攻击对方的文化背景更不能否认对方已经形成的价值观。这是致命的打击,你的好意批评即使是对的,起到的效果却是最差的。
那本著名的《非暴力沟通》的书,我还没有读完,不过我想,即使读完了实践起来也一定很难。为什么呢?因为这世界上永远是“暴力”的,包括那句“为了你好”这样的情感上的绑架。
我们都知道要想改变一个人很难,不,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们仍然在努力去做这件不可能的事情。
话又说回到以上的几种可能性,也许还有其他的,但就这几点足以有理由来一场没有胜负的口舌之争了。舌战之中情绪当先口无遮拦,仿佛天下末日来临,这又何苦呢?
我希望以上所说只是个案,没有什么普遍性。
那么怎么去解决呢?怎样才能平静地接受他人的批评呢?
这个问题,我设想假如发生在一对情侣身上,那么我能想出来的只有三种方法。
第一、你虚心接受批评,努力改变自己,就像开头所介绍的知耻而后勇的那位年轻人一样;
第二、你继续矫情继续任性,让对方包容你;
第三、谁也不想改变,各自为政,要么僵持不下,要么bye bye。
请问,你会是哪种?
而我,一定会努力做第一种,做一个知耻而后勇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