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体诗谈字数时论句不论篇,因为每篇字数不定。
古体诗又叫古风。自唐代近体诗产生之后,诗人们仍不放弃古代的形式,有些诗篇并不依照近体诗的平仄、对仗和语法,却模仿古人那种较少拘束的诗。于是律绝和古风成为对立的两种诗体。
古风虽是模仿古诗的东西,然而从各方面看来,唐宋以后的古风毕竟大多数不能和六朝以前的古诗相比,因为诗人们受近体诗的影响既深,做起古风来,总不免潜意识参杂着多少近体诗的平仄、对仗,或语法;恰像现在许多文人做起文言文来,至多也只能得一个形似。
古风诗谈字数时论句不论篇,因为每篇字数不定。以每句字数论,古风可分为七种:
四言;五言;七言;五七杂言;三七杂言;三五七杂言;和错综杂言。

以每句字数论,古风分为七种。
1. 四言。
四言古风可认为模仿《诗经》而作。但是,唐人的古体诗中四言非常罕见。现仅举两例:
酬诸公见过 王维
嗟予未丧,哀此孤生。
屏居蓝田,薄地躬耕。
岁晏输税,以奉粢盛。
晨往东皋,草露未晞。
暮看烟火,负担来归。
我闻有客,足扫荆扉。
箪食伊何,副瓜抓枣。
仰厕群贤,皤然一老。
愧无莞簟,班荆席稿。
泛泛登陂,折彼荷花。
净观素鲔,俯映白沙。
山鸟群飞,日隐轻霞。
登车上马,倏忽雨散。
雀噪荒村,鸡鸣空馆。
还复幽独,重欷累叹。
奉平准夷雅表 柳完元
皇武十有一章(录二)
皇耆其武,于溵于淮。
既巾乃车,环蔡具来。
狡众昏嚚,甚毒于酲。
狂奔叫呶,以干大刑。
皇咨于度,惟汝一德。
旷诛四纪,其徯汝克。
锡汝斧钺,其往视师。
师是蔡人,以宥以厘。

2. 五言。
五言古风可认为正统的古体诗,因为《古诗十九首》是五言,六朝诗大多也是五言。现只举李白古风一首为例: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宪章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君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3. 七言。
七言古诗起源较晚,而唐宋七言古风的格律又多从近体七言诗演变而来。李杜的七言古风较为近似古诗的格律,现各举一例如下:
江上吟 李白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锦树行 杜甫
今日苦短昨日休,岁云暮矣增离忧。
霜凋碧树待锦树,万壑东逝无停留。
荒戍之城石色古,东郭老人住青丘。
飞书白帝营斗粟,琴瑟几杖柴门幽。
青草萋萋尽枯死,天马跂足随牦牛。
自古圣贤多薄命,奸雄恶少皆封侯。
故国三年一消息。终南渭水寒悠悠。
五陵豪贵反颠倒,乡里小儿狐白裘。
生男堕地要膂力,一生富贵倾邦国。
莫愁父母少黄金,天下风尘儿亦得。
七言古风句首加“君不见”三字作冒头,可认为一种变体。例如:
送王七尉松滋得阳台云 孟浩然
君不见巫山神女作行云,
霏红沓翠晓氛氲。
婵娟流入襄王梦,
倏忽还随零雨分。
空中飞去复飞来,
朝朝暮暮下阳台。
愁君此去为仙尉,
便逐行云去不回。

4. 五七杂言。
一般七言中杂五言者较多,五言中杂七言者较少。现分别举例如下:
1).七言中杂五言。
长相思 李白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空余床。
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犹闻香。
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
相思黄叶落,白露点苍苔。
2). 五言中杂七言。
望夫山 陈造
亭亭碧山椒,依约凝黛立。
何年荡子妇,登此望行役。
君行断音 信,妾恨无终极。
坚城不磨灭,化作山上石。
烟悲复云惨,仿佛见精魄。
野花徒自好,江月为谁白。
亦知江南与江北,
红楼无处无倾国。
妾身为石良不惜,
君心为石那可得。

5. 三七杂言。
七言中稍杂三字句。例如: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6. 三五七杂言。
以七言为主,杂以五言和三言。自五言诗以后,奇数字的句子大约被人认为更适合于诗的节奏,所以七言之中往往杂以五言和三言,而不大杂以六言或四言。例如: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常随君。
常随君,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
白云堪卧君早归。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用两个“君不见”为冒头语。)
赋得北府酒 谢翱
北府酒,吹湿官城柳。柳枝着地春垂垂,只管人间新别离。离情欲断江水语,女儿连臂歌自宁。淮南神仙来酒坊,甲马猎猎羽林郎。百年风物烟尘苍。老兵对月犹举觞。青帘泪湿女墙下,曾识行军旧司马。

7. 错综杂言。
所谓错综杂言,是指诗句的字数变化无端,除了七言、五言或三言之外,还有四言或六言的句子,甚至有达八九字以上者。错综杂言又可分两类。
1).仍以三五七言为主者。此类的格调仍与上面的五七杂言及三五七杂言相近似。例如:
夏冰歌 韦应物
出自玄泉杳杳之深井,汲在朱明赫赫之炎辰。九天含露未销铄,阊阖初开赐贵人。碎如坠琼方截璐,粉壁生寒象筵布。玉壶纨扇亦玲珑,座有丽人色俱素。咫尺炎凉变四时,出门焦灼君讵知。肥羊甘醴心闷闷,饮此莹然何所思。当念阑干凿者苦,腊月深井汗如雨。
2).四六八言颇多者。此类很有散文的气息;如果不是用韵,有些部分简直就是散文。假使改为白话,就像民国初年所谓的新诗。例如:
日出行 李白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入海, 六龙所舍安在哉。其始与终古不息, 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裴徊。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鲁阳何德,驻景挥戈。逆道违天,矫诬实多。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总结
以上由五七杂言至错综杂言,都是所谓长短句(或称长短诗)。实际上,纯粹五言古风最为常见,纯粹七言古风次之,长短句比较罕见。多数诗人都不大喜欢用长短句作古风。
至于长短句,何处宜长,何处宜短,颇有讲究。大约在篇首用长短句的情形最为常见,篇末次之,中间又次之。至于长句和短句应该怎么衔接,方得气畅,那属于修辞上的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