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小记17‖周公制礼乐

作者: 林子芳菲 | 来源:发表于2022-09-17 20:58 被阅读0次

“周礼”这个词,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了,但你知道周礼怎么来的吗?

在上一篇中我们谈到,武王去世后,年幼的成王,周王朝一时间风云突变,岌岌可危。好在周有开国功臣周公辅佐,在周公的辅佐下,成王经过一番规模浩大的辛苦征伐,终于使周朝的势力到达东部海滨,为了进一步巩固胜利果实,加强对东部地区的控制,周公便着手营建东都洛邑,完成了早年武王营建东都成的遗志。

随着国家势力不断壮大,周公为了能更好的统治国家,进一步扩大周文化的影响,加强周人血亲联系和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制定了一系列利国制度,其中就有给后人留下深远影响的“周礼”。

周礼包含两个部分,礼和乐,礼主要是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一种等级制度。乐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

周公把过去“敬鬼神”的那一套隆重、庄严的仪式,加工和改造成为了一整套用来处理等级社会人际关系的伦理规范体系;对以往的宗法传统习惯进行补充、整理,制定出一套以维护宗法等级制度为中心的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典章制度、礼节仪式。

周礼遵循“亲亲”和“尊尊”的基本原则。

所谓亲亲,就是指亲其所亲,强调的是血缘关系,要亲近亲属。如:要求子弟必须孝顺父兄,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分封和任命官史必须“任人为亲”,使亲者贵,疏者贱,并按嫡长子继承制代代世袭下去。

所谓尊尊,则是尊其所尊,强调的是社会政治关系,即尊重在尊位的人。如:下级必须尊敬和服从上级,特别是作为万人之上的天子,严格遵循上下等级秩序,不得越界,不得以下犯上。

等级的规定更体现在礼的方方面面。尤其体现了对秩序的重视。所谓:“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意思是说一般情况下,不会对贵族施以肉刑,也不会要求平民全礼。

这既说明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巨大鸿沟, “周礼”就是这样用以调节统治者内部秩序和关系的一整套手段及方法。

周礼让每一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安于本分,不做违反自己身份、地位所要求的事,社会的秩序才能稳定。

周礼在伦理道德上强调孝和贵,“亲亲”和“尊尊”也成为儒家思想中两条万古不易的伦理原则,是中国礼文化中最核心的两个概念。

相关文章

  • 先秦小记17‖周公制礼乐

    “周礼”这个词,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了,但你知道周礼怎么来的吗? 在上一篇中我们谈到,武王去世后,年幼的成王,周王...

  • 先秦小记11/20|周公制周礼

    原来周礼是这样制定的。 武王临终时,儿子诵还小,他便将儿子和军国大事全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周公旦。因此周公旦把诵扶为天...

  • 先秦小记17

    想必大家对秦始皇这个名字早有耳闻。秦国也是战国晚期的强国,秦始皇还命人修筑了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是古代人民劳动和智...

  • 中国历史 传说时代(夏商西周)2021/3/26(172~177

    周公制礼乐 东方的成都建成之后,周红遍版纳政治的权利全都归还给了成王,而这个时候的周王朝则进入了稳定发展的...

  • 陶寺遗址的乐器——尧都陶寺(中)

    3、陶寺乐器 中国是礼乐之邦,乐以载道,所谓“周公制礼作乐”,是说礼乐制度是西周初年周公姬旦制定的,但其实礼乐制度...

  • 漫谈先秦礼乐文化

    修身养性,体悟天道,谦和重礼,长幼次序,这是先秦以来中国古典“礼乐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所在,也是西周之初圣人制礼作乐...

  • 赵若果:游歧山凤凰山周公庙有感,周公贊

    周公赞 周公制礼乐,功勋垂万载今访周故地心潮总澎湃人生有机遇奋力可高迈假令受謗时姬旦弃胸怀事敗不必說孔丘梦何在英雄...

  • 先秦小记17/28 | 管仲

    齐桓公执政期间,任命管仲为国相,并尊称为“仲父”。在管仲的辅佐下,对内政、经济、军事等多方面进行改革,积累了雄厚的...

  • 21天充电行动第十三天——礼乐制度

    礼乐制度是周代建国初期由周公制定的用以维护等级制度的一项措施,是中国古代政治史第一课内容。 礼乐制度——在西周用于...

  • 先秦小记17/30 倒行逆流

    大家周末愉快,今天绳系给分享一个故事。 一个为了报仇,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人。 他是谁呢? 他就是伍子胥,伍子胥的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先秦小记17‖周公制礼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ee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