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杜保瑞教授哲学经典
仁义礼智根于心,去做那些做得到的

仁义礼智根于心,去做那些做得到的

作者: 抱朴讲堂泽溪 | 来源:发表于2019-12-09 21:31 被阅读0次

原创文章来源:杜保瑞教授国学经典私塾班第三学期《孟子》学习心得

文:復中

编辑:泽溪

这是我特别喜欢的《孟子》,每次读《孟子》都有一种爽朗,义正辞严,的浩然感。

杜老师讲《孟子》,更是讲得我血脉贲张。

 程子云“夫子以仁发明斯道,浑无隙缝,孟子十字打开,更无遁隐”,孟子的学问,十分清楚,字字句句皆是事实。

那么首先便是要了解孟子之志,“先立乎其大”。

这次在杜老师的解说下,我们走进一个真实的孟子,孟子给我们的第一感,好辩,而且是辩不倒的那种。

而通过杜老师梳理,一个“予岂好辩哉”的孟子朗然呈现,孟子的辩是因为要协助君王王天下,更进一步来说就是“以承三圣者”,正人心。

这便是孟子好辩的原因,不得已也。 

孟子的自我角色期许:君子三乐,亦是孟子的工夫论。

这里让我看见一个“乐淘淘”的孟子,他的乐,是那么的简单,“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不仰愧,不俯怍”“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孟子的乐,这就像是一个人在享受天伦之乐,父母,兄弟都安在,感情还很好。

一个人心里没有一丝的愧疚,堂堂正正地立在天地间。能得英才而教育之,为什么呢?因为可以服务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不仰愧,不俯怍”。

这是老师讲到的,在此,我又想到了,为什么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因为“教学相长”,英才能启发老师有更大的豪情,更大的进步。

当然要是遇到天下最最厉害的英才而教育之,老师也谈不上教学相长,因为老师讲的全懂,例如“颜回”。“回,无助我也”这是孔子的概叹 。

不过,另外一面来说,得天下最厉害的英才教育之,那么老师的学问,人格,学生全吸收了。那便是此生无憾之事。 

孟子的自我期许:仁义礼智根于心,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

这段,让我认识的一个不着功名的孟子,一个儒者,所关心的便是身心一致,仁义礼智根于心,以王道助国君,保民安乐。 

以仁义不以利,“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以利相交,以利相求,终是不长远的。要定住家国政治的核心,就在于“仁义”。

王者为正,民生为首。在治理国家时,不要做表面的功夫,看似和邻国不一样,还比邻国努力。但还是“民不加多”,国君不要只到发大水的时候去移百姓,虽然也让百姓免于一死,但是他们平时的生活,却是更为重要的,只是移民于河内,让百姓晚死了而已。

这于邻国不移民的一样。而是要看到,如何让百姓活下去,活得更好。要不违农时,不违天时,不用细网。种树养蚕,养鸡鸭猪,不失其时,然后要教育他们。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看见一个牛被祭祀天神,用血祭钟,尚且有不忍人之心,只要保住此一心,去看见天下百姓还不能免于被饿死,那么更加要去帮助百姓活下去,活得更好。也并非不能,而是不为。

不能是不可能做到的,例如把泰山背到北海去。这是不能。为一个老人让座,这是可以做到的。

面对这里让我想到,我们很多时候,对于朋友,对于陌生人,对于小猫小狗,小花小草,都会有爱心。然而回到家里后,却不能好好对待自己的父母。这便是不忍人之心,今恩足以及禽兽,而不至于父母。是有愧的,希望我们能自我内省。

相关文章

  • 仁义礼智根于心,去做那些做得到的

    原创文章来源:杜保瑞教授国学经典私塾班第三学期《孟子》学习心得 文:復中 编辑:泽溪 这是我特别喜欢的《孟子》,每...

  • 仁义礼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

  • “相由心生”,曾国藩是这样看的

    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声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意思是,君子的本性,纯和...

  • 《孟子》感言集之184:仁义礼智之实

    早起,高声朗诵《孟子.离娄章句上下》,其中对于“仁义礼智之实”颇有感触。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之实的基...

  • 我读《传习录》29-仁义礼智信是一种修养,同时也是一种能量

    澄问:“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曰:“然”。他日澄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性之表德邪”?曰:“仁义礼智也是表...

  • 仁义之人!

    心胸宽广,诚实守信,宽宏大量,仁,智,礼,智,信。方可为,仁义之人!

  • 仁义礼智之美德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 青县学校路名

    学校路名:1――1复兴路;1――2仁东路;1――3义西路;1――4礼南路;1――5智北路;1――6信中路。仁义礼智...

  • 无题

    佛言:无情慈悲; 无情则不生婆娑; 老言:道法自然; 自然则顺其自然; 孔言:仁义礼智; 仁义则无敌智者。 以上的...

  • 庆生

    转瞬临世五六年 漂泊人生寄新篇 仁义礼智诚忠信 酸咸苦辣涩甘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仁义礼智根于心,去做那些做得到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ii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