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本来应该是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
西塞罗: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哲学家、演说家和法学家。
教育是什么?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最近,看到一所青岛的幼儿园,里面的小朋友,都在做着不同的行业,大家都说,毕业了,就可以直接工作了。其实,小朋友是有无限可能的,在他18岁之前,我们可以尽可能地让他多尝试,然后,发展1-2项爱好,有调查发现,有自己爱好的人会在成年以后,很好地与自己、与他人相处,在自己烦闷的时候,也会有自己的疏解情绪的通道。
每个人看到的现实也都不一样,也许,我们习以为常的是需要我们去想一想的。当我们每天面对,海量信息的时候,就需要适当地屏蔽一下,回归于自己当下的生活;当我们在与他人沟通时,面对每天不同的事情时,更需要回归常识,回归简单。
那些,我们以为的以为,是需要与对方进行沟通的。看到一句话:“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意思是什么呢?学习是一天一天的增加,而认知是一天一天的减少,按照常识去做事,按照自然规律去做事。
我们现在讲,用不到的东西,就尽量处理掉,或者扔掉,或者捐掉,放到家里也是占用空间,时间长了,我们新买的放不下,旧的却舍不得。这就引出了-“断舍离”。任何的人与事,都需要适当地舍弃,我们终究是在奔赴远方。
爱因斯坦讲过一句话,什么是教育?就是把在学校里学到的全部忘光了之后,留下来的东西才叫教育。
那些我们从小习得的,忘不掉的,做人与做事的常识,才是我们应该铭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