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亲爱的父母,把我逼成了残疾

作者: 婉秋W | 来源:发表于2019-05-15 17:07 被阅读0次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我关注的一个公号博主发了一篇文章《200万孩子被困孤独星球,等待爱的共鸣......》,文章呼吁全社会一起来关注自闭症人群。我看到这个题目的第一感受是:200万?我国真有这么多自闭症孩子吗?这个数字太触目惊心!

    200万孩子被医生诊断为自闭或者被家长认为是自闭,但是,这些孩子中有多少人是真正的自闭症呢?还是因为出生后缺少母亲的情感链接而表现出的类似自闭呢?

    前几天,我在头条问答上又看到这样一个提问:“1.5岁自闭孩子能指出自己和妈妈的鼻子、耳朵等器官吗?”我不知道这个提问者是不是孩子的妈妈,但我真想跑上去大声吼她:你的孩子不是自闭症!不要轻易用自闭症的眼光去看你的孩子!令人心寒的是,评论中还有人说:一岁四个月、一岁九个月被诊断为自闭的孩子。愤怒的我真想问一下:是谁给孩子诊断为自闭症?如果是医生的话,那请你不要相信这个医生!

    最亲爱的父母,把我逼成了残疾

    一、什么是自闭症?自闭症的病因是什么?

    百度百科上对自闭症的解释: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DSM-IV-TR》将PDD《DSM-IV-TR》将PDD分为5种:孤独性障碍、Retts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Asperger综合征和未特定的PDD。其中,孤独性障碍与Asperger综合征较为常见。孤独症的患病率报道不一,一般认为约为儿童人口的2~5/万人,男女比例约为3:1~4:1,女孩症状一般较男孩严重。

    自闭症多数发病者是男孩,主要症状是:婴幼儿在任何场合都不喜欢主动发起社交互动。

    自闭症的确切病因,无论是百度还是某些比较权威的自闭症儿童康复的书藉都没有明确的解释。也就是说,至今为止,生物学上没有明确的依据证明孤独症的大脑结构与正常人有明显差异,自闭症患者的脑部与正常人群没有发现异常。

    有的科学家认为自闭症患儿支持社交和语言学习的大脑系统没有得到正常发育;有的科学家认为是损伤了提供社交沟通能力的大脑回路,而其他一些更高级的区域则未遭到损伤。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假说能从根本上完美地解释孤独症的病因。

    二、自闭症是怎么诊断的?

    我说一下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家老二1岁半不会说话,我们都很着急。他22个月时,我带他去当地三甲医院康复科看门诊。

    首先做了听力测试,排除了听力的原因。又做脑部核磁共振,排除了脑发育的原因。第三步,医生让孩子去了两个不同的房间,诱导他玩里面的玩具。孩子本来到了陌生的地方就害怕,加上因为排队时间长,他饿了,所以很不配合。当然,孩子本身就不能全部听懂大人的指令。第四步,给我两份行为量表让我填好,每份有几十个问题。最后,医生的诊断是:低度风险自闭倾向。

    自闭?怎么可能?自闭症在我的意识中是非常遥远、非常稀有的疾病,怎么会发生在我的孩子身上?我懵了!一瞬间感觉天塌地陷。

    当然医生说三岁前不能够诊断,只能说疑似。

    焦虑不安的我感觉到了世界末日:如果孩子真的是自闭症,那么就意味着成年后的他不能正常生活。这对我们整个家庭是一个多么大的打击!

    为了搞懂自闭症的发病成因,为了帮助孩子走出自闭的泥潭,我到处搜索关于自闭症的信息:买书、百度贴吧、咨询相关专业人员。那段时间,我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如饥似渴地读相关书籍和仔细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

    孩子的好多行为是网上和书上描绘的自闭症的症状。比如他爱看风扇旋转,将任何他认为可以旋转的物品都试一试是否可以旋转;他喜欢坐电梯,不停地按电梯按钮;下楼看到一群小孩子在玩,他正眼不瞧,只想往外跑,到广场上横冲直撞。

    但是我也发现孤独症最重要的症状他没有。比如“孤独症不喜欢主动发起社交互动”,但他很喜欢跑到姐姐面前求抱抱,姐姐放学回家他会像电动娃娃一样跳舞欢迎她;在舅舅家,他喜欢的小表姐一开门,他就会丢下手中的玩具跑过去仰着头看着表姐,带着谄媚的笑“哇哇”地叫;他自己玩的时候,我们大人在旁边边说边笑他也会跟着笑;有小朋友哭他也会跟着哭,或者吓得钻进我的怀里。

    经过近一个月对孩子的仔细观察,阅读了近十本书,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所有的自闭症诊断根本没有任何循证医学的依据,都是人为的诊断。这就意味着很多自闭症的诊断根本就不明确,很多正常孩子很可能被误诊为自闭症。我能确定:我的孩子——他不是自闭症!

    三、一些被误诊为自闭的假象。

    1、说话晚是自闭症吗?被诊断为自闭的孩子多数都是因为不会说话而去就诊。有的孩子1岁就会说话,有的孩子2岁多才开始说话。很多原因都可以导致孩子不愿意开口讲话。病理的原因有听力、舌系带过紧等因素,非病理的原因有家庭环境、性格、个体差异等。

    那个晚说话的孩子,在别的孩子快速发展语言能力的时候,可能他的思维用在建构其他方面,只是暂时没有表现出来而已。同一根树枝上的叶子,发芽的时间都不是完全一样,有早有晚,为什么我们要求孩子必须按照标准表格来成长呢?儿童有自己内在的精神胚胎,他将按照预定好的这种精神发展模式发展,依据自己的个性建构他的思维和情感方式。

    孙瑞雪老师在《爱和自由》中说过,说话晚的孩子,他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说话早的孩子,相对敏捷,反应能力、应变能力比较好。你不能说哪一种好,哪一种不好。

    2、喜欢看旋转的物体是自闭吗?喜欢按电梯按钮是自闭吗?这些行为都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为什么男孩子长大之后数学和物理学习比较出色,就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比较关注这类问题。

    3、脾气大是自闭吗?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无法与其他人进行沟通,当然也不会情绪管理,他用发脾气来表达自己是很正常的行为。而他交流上的困难让别人更加不理解,情绪无法疏导,可能会恶性循环,造成孩子更不愿意说话。

    四、为什么突然出现这么多的自闭症孩子?

    1、电子产品的普及

    美国电视机大范围普及的时候,紧接着出现“自闭症”大流行。我们现在岂止是电视机,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触手可及。它们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被动向孩子传递信息,但没有放言上的互动和交流 ,也没有任何感情。孩子如果一天与电子产品的相处时间达到四五个小时甚至更多,肯定影响正常的语言发育。

    我家老二,在22个月之前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少则三四个小时,多则七八个小时。在他被医院诊断为自闭倾向后,我陆续给他减少了看电视的时间,多跟他交流,两个月后,语言能力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2、母亲的情感启蒙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对几千个家庭进行研究,他发现,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母亲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有巨大的依存关系,尤其是在三岁前。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里说:如果孩子三岁前,妈妈与孩子有了两个星期以上的分离,那么,请攒下让孩子看心理医生的钱吧。

    可见妈妈三岁前对孩子的情感启蒙有多么重要,亲密的母子关系决定了孩子未来和整个世界的相处质量。

    3、夫妻关系不和,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或家庭气氛压抑。

    4、孩子的生长环境太过单一。现在家庭多数都是单元房,除了家人几乎见不到外人。如果是一个人带孩子,冬天很少下楼玩,那么孩子可能几个月都与一个人在一起,与人的交流欲望肯定很低。

    5、家长对孩子管制太多,几乎事事代劳或处处指令。

    尹建莉老师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中提到:某三甲医院心理科医生曾做过大略的统计,自闭症、多动症的孩子90%以上的成长经历差不多,就是在幼年早期和母亲有较长时间的分离,由老人或保姆带大。而负责照看孩子的老人或保姆如果对孩子管得太严,包办太多,或经常把孩子交给电视机。

    五、如何将孩子从“自闭”状态中引导出来?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早已发现,几乎所有严重的儿童心理障碍,都是亲子关系联结不良的结果。

    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蒙台梭利最早是罗马大学附属医院任精神病临床助理医生,从事的工作是诊断和治疗身心缺陷儿童,经过十几年的用心工作,她发现低能儿童根本不是生理疾病,

    儿童的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

    蒙台梭利作为意大利的第一位女性医学博士,为什么弃医而从事儿童教育工作?就是因为她看到了太多的儿童被家长错误地对待,摧残了孩子的身体和心灵,致使孩子出现智力残障,而他们并不自知:“盲人摸着一条象腿,真诚地说大象长得像根柱子,并不是他想撒谎,而是他的认识只能到这里。”

    在有些发达国家的孤儿院,孩子的物质条件非常好,但一部分孩子却在2岁时才会坐,4岁时才会走路,这完全是因为孩子没有一个正常家庭爱的环境。

    我不否认世界上有自闭症这样一类疾病,但我认为多数被诊断为自闭的患儿并不是疾病,而是家人的养育方式出现了失误。

    1、千万不要去做康复治疗。康复治疗是对儿童的二次伤害!孩子自闭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建立情感的链接,康复训练缺乏情感交流,单调重复的训练对孩子来说是残忍的折磨。

    我带孩子到医院做各种检查前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好不容易排上号,孩子不是饿了还是困了,他当然不配合,各种哭闹,我只好强制他。现在回过头来想,这样对孩子真是不公平。可是他有能力反抗吗?家长的焦虑、各种痛苦的检查、治疗和强制训练,根本上就是对孩子的伤害!

    做康复治疗的自闭症孩子,长大后几乎没有正常的,真正成为一个残疾的孩子。反而是那些回归自然的孩子,成人后能正常工作和生活。

    2、家人心态要平和,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著名的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充分证明:“贴标签对人的心理影响极为深刻。如果家人定义认为孩子“自闭”,家长的言行举止自然会流露出来,对孩子有强大的心理暗示,就像烙印,刻上了很难去除。

    3、学会爱孩子,多多陪伴孩子。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说过这样一句话:“爱”同其他艺术一样,它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人,不是生了孩子就天生会爱孩子,每一对父母都需要通过学习并付出努力才会懂得爱。父母健康成熟的爱是儿童各方面成长的重要因素,这是许多心理学家的共识。爱就象植物要有空气和土壤才能成活一样,是孩子的精神营养。

    4、多阅读经典教育书籍。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最美的教育最简单》,孙瑞雪老师的《爱与自由》、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等,多读几遍,理解透彻其中的育儿理念,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当孩子有自闭倾向时,家长应该先问自己这几个问题:我给孩子真正的爱了吗?我享受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吗?我给孩子正常的家庭生活了吗?我真的了解我的孩子吗?

    孩子如果有病,真正应该吃药的是大人。家长要改变自身的思维局限,调整心理认知,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甚至过程痛苦,但是良药苦口,为了孩子美好的未来,我们必须努力去做。只要不断学习,不断改进,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亲爱的父母,把我逼成了残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qm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