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人就是这样变坏的

作者: 早起去赶海 | 来源:发表于2018-04-24 19:52 被阅读0次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曰:“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世说新语》

01

这是《世说新语》的第一则故事。

鲁迅说过,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很不幸,陈藩就是这样的悲剧。

他是他那个时代堪称美好纯粹的士大夫。他少年时,不爱搞卫生,家里一片脏乱差。有个客人看到了,就责备陈藩:“你小子怎么也不搞搞大扫除?”陈藩却朗声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这就像一定要学万人敌的项羽,霸气得不要不要的。

从小就有这种豪情壮志的陈藩,长大入仕之后,仍是非常正直,就像范滂,一定是要“澄清天下”的。你光看他敢于以周武王自比,就知道他是绝不甘平庸的。

他做乐安太守的时候,大将军梁冀掌握朝廷大权,威震天下。梁冀是什么人?汉质帝就因为给梁冀起了个外号,他就毒死了汉质帝。连皇帝都说杀就杀,这样的猛人很明显,是不好惹的。

有一次,梁冀派人送信给陈藩,想请陈藩办点私事。却没想到陈藩根本不见信使,信使无奈只好扯了个谎请见,陈藩大怒,竟把梁冀的信使打死了。

连梁冀都敢惹的陈藩,更是有几次怒怼汉桓帝的辉煌战绩。天下人都对陈藩非常佩服,称之为“不畏强御陈仲举”。

《世说新语》的这则故事就写了陈藩的高尚志向和美好品德。“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他的一言一行都被当做士人的典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这又是多么崇高和慷慨。短短两句,就可见陈藩的风采。

有很高的才能,又有美好的品德,有崇高的理想,又有谦虚的风度,这不禁使人想起屈原:“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对于一个人来说,这是多么的完美。

一个士人应该有的,陈藩都有了。

02

也正因为如此,陈藩的遭遇才让后人更加同情。

当时的东汉王朝帝王昏聩、宦官乱政、朝廷空虚、道德败坏、民不聊生,一些有识之士早已看出东汉王朝大厦将倾,不能长久。

当时的世道有多坏呢?

汉桓帝、汉灵帝时期,一首民谣得到广泛流传: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察举制的失败反映出当时吏治的失败,再加上朝廷上皇帝昏聩、奸人乱政,地方上恶吏横行,纲纪紊乱,民生艰难。

正因为这种种现象,很多人都说世事不可为了,纷纷选择遁世隐居,不再出来做官。

但陈藩不想明哲保身,强烈的责任心使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世道衰落无救,直到老迈,他仍在努力中兴国家。忠君、报国、辅社稷之危,不避生死,义无反顾,几乎就是陈藩的一生。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这样评论他:“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

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

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众人皆退,而我独进。

这才是陈藩。

03

后来的故事,大家如果读《三国演义》原著,可能会有印象,就在原著第一回第一段:

及桓帝崩,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共相辅佐。时有宦官曹节等弄权,窦武、陈蕃谋诛之,机事不密,反为所害,中涓自此愈横。

志在“澄清天下”的陈藩联合大将军窦武,想要清除宦党,却没想到有人告密,反而被宦党所杀。

面对宦官曹节、王甫等的攻击,陈藩当时已七十多岁,却没有坐以待毙,他带领仅有的属官和门生八十多人奋力反抗,力战而败。被抓住之后,宦官的随从骑士对陈蕃又踢又踩,骂陈蕃:“死老魅!复能损我曹员数,夺我曹禀假不?

(死老鬼,你还能裁减我们的人员,剥夺我们的额外收入吗?)

随后陈藩就被杀害了,他的家属都被流放到蛮荒之地,宗族、门生、旧部属都被免职禁锢。

不敢想象一个刚正不阿、德高望重、愈老弥坚的一代名臣,被一些宦官的党徒摁在地上又踢又踩的画面。那一定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幕,令无数志士仁人悲痛心碎。

这一事件也掀开了东汉末年的乱世大幕。

史书上这样写道:“当是时,凶竖得志,士大夫皆丧其气矣。

04

《消失的子弹》里,罗志良有一句话:“我相信世上没有坏人。要有,也是好人变坏了。”

就像《琅琊榜》的誉王,最后在狱中对梅长苏说:“这世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萧景禹了。”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相信他是真诚而悲怆的。

正是由于亲眼目睹了祁王的种种作为,亲眼目睹了即使忠诚、能干如祁王却被赐死的下场,他还怎么敢做第二个祁王,趋利避害人之常情,对誉王来说,走上另外一条路也就很顺理成章了。

就像陈藩,或许对他自己而言,是求仁得仁、死得其所;但对于其他人来说,眼见一个道德与理想都这么高尚的人尚且落得如此下场,心中怎能不悲戚,对于一贯的信念,又怎能不动摇?所以士大夫“皆丧其气”,竟能使人感同身受。

有的人心碎了就万念俱灰、佯狂度日,有的人心碎了就换一种模样,重新出发。只是,有的东西,再也找不回来了。

05

魏晋通常被视为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但这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却是以理想的破灭开始的。

陈藩、范滂这样的士大夫以生命的代价,宣告了那一代人理想的崩塌,告诉后人对东汉王朝修修补补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而影响更为深远的或许在于,后来的人将不得不重新审视对于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两样东西——理想和道德。

而这,或许也是《世说新语》和《三国演义》这两部大书,不约而同地把陈藩的事迹做为开始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美好的人曾经存在过。

但是现在,就连理想也崩塌了。

相关文章

  • 往往,人就是这样变坏的

    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曰:“群情欲府君...

  • 人,往往就是这样

    别问,现实有多现实,有人哭,有人笑, 有人烦恼,有人雀跃。 在这个多变的世界,谁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即便被生活的...

  • 婆媳关系就是这样变坏的吧

    娃从出生到现在8个月,小艺没睡过一个好觉。昨晚尤其严重,几乎每隔半小时哭醒一次,凌晨4点半,实在扛不住,抱着...

  • 呵,我是傻白甜女主吗?

    区别就是没人保护。 所以坚持什么啊,一直善良,一直不狠,一直没人欺负吗? 人总是要变坏的。 活着就是不断的变坏吗?...

  • 分享我30年人生战场的感悟

    1、不是现在人都变坏了,而是你把人想的太好了。 不是现在人都变坏了,是现在的好人得不到好报。 不是现在人都变坏了,...

  • 不是他变坏,是过去贫穷限制了他坏的能力

    人常说,男人有钱就变坏。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是钱让他变坏的,还是他本身就是坏的?没钱的时候,他真的好吗? 有没有可...

  • 标题自拟

    每一个坏人都是从好人变成坏人的,人很少是从娘胎里出来就是坏人。人变坏完全是被所处环境所逼怕。人变坏完全是经历所教化...

  • 有些人是被逼坏的

    像有些人是被逼疯的一样,有些人是被逼才变坏的。虽然这不该成为变坏的借口。昨天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看上去很年轻帅气...

  • 人就是这样

    你说要敬往事一杯酒再爱也不回头 实际上 就算你醉倒黄昏独自愁 只有那人伸手 你还会跟他走 也许这就是人生...

  • 人就是这样

    记住:人就是这样,不是要得到,而是要学到。所以来到你身边的人和事,都是来成全你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往往,人就是这样变坏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qs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