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每天写1000字
间接兴趣的保护与培养

间接兴趣的保护与培养

作者: 区阳晨 | 来源:发表于2016-07-16 14:53 被阅读311次
    间接兴趣的保护与培养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就是说,当我们要去学习或者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对这件事情有兴趣是最有利于我们学习的。

    如果这是真的,那么,为什么很多我们觉得有趣的事情,做起来却开始变得让人烦躁甚至厌恶呢?

    那是因为,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认识事物本身的需要引起的,譬如对看电影,打游戏的兴趣。间接兴趣是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和结果引起的,它和当前认识的客体只有间接关系。譬如做一个实验,我们对数据处理没兴趣,但是对研究的结果感兴趣。

    生活中,我们提到的感兴趣,大多数时候都是间接兴趣。因此,在兴趣的培养中,间接兴趣的保护与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就着这个问题,今天来聊聊我们怎么毁掉一个兴趣,和怎么保护及科学地培养一个兴趣。

    ~毁掉或保护~

    例如:我们觉得画画有趣,弹吉他也有趣。但是,当我们着手去做的时候,却发现事情是这样子的……

    "人物动作画得不够协调,有点生硬,今天回去把人体构造的知识再学学","你这个音的过渡不够自然,再学学音乐鉴赏,参照下**的版本,多听听,感受转折中的温婉。还有手指灵活度还可以提高。"

    这时候是不是心里常常奔腾着一万匹草泥马?只能感叹一句:哎呀!我就画画,学什么美术史,什么人体结构,色彩搭配原理……我就弹吉他,为嘛学鉴赏,还要背五线谱……

    久而久之,对负面评价感受性低的人可能“切”一声,然后继续按自己的想法来。而感受性高的人更可能是折腾一番,落得一身不舒服,就差宣布:尼玛的!我不学了。

    但是,如果事情是这样发展的呢?

    假设我们原本不喜欢学习理论知识,只想安静的做个绘画的美男子或美女子,但有一次在画画课上被老师表扬说:"你线条勾勒很到位,色彩搭配也很有创意。今年参加绘画大赛拿个油画组的一等奖应该没问题。"引来了同学们一番艳羡。那么,我们对学习人体结构、色彩搭配这些理论知识这事,是不是就不那么反感,反而有点愿意主动去学习了呢?

    是的。

    这里可以用学习动机理论中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和的行为学习理论中的普雷马克效应来解释。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评估的结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动机。

    自我效能感形成因素有四个: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情绪唤醒。

    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于第一种遭遇的同学,学习过程中,Ta的自我效能感是很低的,通常会有一种我怎么学都学不好的感觉。

    首先,直接经验是对自我效能感影响最大的因素,老师给Ta的负面反馈是对他自我效能感最大的打击。而Ta对这一反馈的归因又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Ta对这失败做了内归因,那么Ta很可能为了维护面子或者一赌气就从此弃笔不作画。其次,在这学习过程中,获得比较消极的评价,Ta的情绪唤醒当然也并不积极。

    而对于第二个例子里的Ta似乎比较幸运。

    首先,Ta从老师口中得知自己的水平还不错,只要再强化一下,比赛拿奖没问题,因此Ta的直接经验是Ta把做这件事情做得挺成功,也就是自我效能感比较高。其次,从表扬中,Ta获得的替代经验和情绪唤醒也都比较积极,也更容易把活动进行下去。

    普雷马克原理:指用高频的活动去强化低频的活动,简单的说,用孩子喜欢干的事情作为一种强化手段,刺激孩子做出他们本身不喜欢但却是父母希望他们做出的行为。例如,妈妈对孩子说:“你做完家务后,才可以出去玩”。

    根据普雷马克效应,我们会愿意为了获得让我们愉快的刺激,而事先去做不太乐意的事情。像上面的画画被表扬让我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那么学习理论知识的枯燥就变得不难接受了。而如果我们体会到一场成功的吉他表演给我们带来的成就感,那么多少次枯燥反复的演练似乎也不那么痛苦了。

    是的,兴趣培养的初期,每个小小的鼓励都是对我们兴趣的保护。而过多的挑剔和批评就是对我们兴趣的扼杀。

    培养兴趣就这么任性

    ~培养兴趣~

    既然兴趣只是入门的老师,那什么能让人坚持把感兴趣事情做好呢?

    经过上面的讨论,我们也不难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那就是,成功的体验,高自尊高自我效能感才是我们持续把事情做好的老师。

    给学习者和兴趣培养者的建议:

    一,积累成功经验。每次成功的经历都会为我们增添一丝底气,自信能激发高的自我效能,促进我们的成功。

    二,学会正确归因。无论是对成功的经历还是失败的经历,我们都要正确判断出自己的实际情况,才能够做好下一步的规划。具体参见维纳的归因理论。

    三,调整心态。良好的心态能让我们在面对失败时不至于一蹶不振。要知道有些事情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才能做到的,不能对自己揠苗助长。好比弹钢琴,练习几个月的时间,就要求自己达到莫扎特的水平,这确实不可能,花十几年也未必。相反,对于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要相信真的努力了就很棒了,起码知道自己是个有毅力的人。豪爽点,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给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小建议:

    一,多采用赏识教育法。大部分学生都是有良好的自我判断能力的,并不会因为表扬而骄傲,在他人的肯定中,他们收获的是自信和喜悦。相反,长期的批评不但不使人进步,反而让人丢失自信。

    二,不同学生创造不同的成功机遇。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再踮踮脚、跳一跳,去够到原本没达到的水平,去体验努力后获得成功的乐趣。

    三,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但是学习方法和途径有很多。让学生知道并不是成绩好才是学习好,能修理家里的手表,会弹琴唱歌也许不能让我们在学校拿高分,但是,学习这些技能,一样能让我们有能力养活自己。

    因为,从兴趣中收获的点滴成就感,就像存储进我们能量池的能源,会让我们更有动力去提高自己的能力,把感兴趣的事做好做精。

    以上是对间接兴趣培养的一点看法,希望你能喜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间接兴趣的保护与培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dru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