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自己几个有趣的问题吧:
你能回忆因为朋友某些方面(比如,跑步、读书)的改变,也跟随改变的经历吗?描述一下这次经历。
你现在能采取什么行动来改变自己对某事的态度?
如果说你现在不喜欢读书、跑步,如果假装一开始就喜欢,先做上一阵子,你认为自己能否喜欢上,或许等真做了一阵子后再来回答这个问题,你会和当初的态度一个样子吗?
朋友和自己,态度和行为,在相互影响,相互比较中都会悄悄发生改变。要不怎么会说——近朱者赤的说法呢。
自我展示理论假定人们适当调整自己的态度以使其看起来与行为一致,尤其是那些为了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而控制自己行为的人。
我们可以找到证据证实人们确实会因他人的想法而调整自己的态度,但与此同时也发现有时真的会引发真实态度的改变。
你一直不认为的改变,可能会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只是你没有意识到这种改变。这个结论告诉我们,多和正能量环境交流接触,自己也会发生。
不协调理论认为我们的行为会促使态度改变。
当我们的行为与态度相反或者很难做决定时,我们会感到紧张。为了降低这种情绪的激活,我们会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不协调理论进一步认为,我们不当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少,我们越觉得自己对其负有责任,从而会产生越多的不协调,态度也改变得越多。
假设你周围都是爱学习者,你最起码也得拿起书,装装样子吧。而且,爱学习者天天谈论,学习收获,心得等等,这时不学习的外在理由会越来越少,可能内心里会觉得对不起美好的时间,这样对学习的态度也会发生改变。
自我知觉理论假定,当我们的态度不很坚定时,我们就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及其环境来推断我们的态度。
这是比较的结果,对比自己行为及周围环境,发现不一致的地方,为了避免不一致引起内心的紧张或不爽,发现自己态度的问题,进而做出行动的改变。
因此,要想改变自己的某种态度,可以先行动起来。最开始,只需要找到相应的环境即可,环境会塑造和改变一个的态度。反之,如何我们想戒掉某个习惯,那就远离那样的环境,比如,你想戒烟、戒烟,就离开吸烟多的场合一段时间。
改变并不难,多去比比,发现自己的不足。
要注意啊!比优点,而不要,老盯着别人缺点。看看人家的好,努力学习。看看人家的缺点,当做镜子,警告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这是【全过程工程咨询——时间管理部分第95篇文章。】
注:(时间管理)观点来源于 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
10大模块: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时间管理、自我管理、表达沟通、谈古论今、逻辑思维、心理学、营销、认知升级,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迭代:
1、构建系统思考能力,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
2、构建有效的表达、沟通系统,打磨世事练达、左右逢源的人脉资源。
3、打磨一套自我迭代升级的认知系统。
以全过程工程咨询为专业基础,力求打磨出个人持续成长方法论。
全过程工程咨询主要学习书目:
我是张伟,正在构建一个复利知识库。
每个知识卡片都是一个乐高积木,积累1000天,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宏伟城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