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赠贾舍人
李白(唐)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
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
注释:
巴陵:即岳州,在今岳阳市。贾舍人:诗人贾至,天宝末为中书舍人,乾元元年(758)出为汝州刺史,二年贬岳州司马,在巴陵与李白相遇。
贾生:即西汉人贾谊。汉文帝时贾谊被谪往长沙。这里以贾谊比贾至。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集之地,故称。
湘浦:湘江边。南迁:被贬谪、流放到南方。
怨嗟:怨恨叹息。
圣主:泛称英明的天子。此处有讽刺意味。贾谊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为博士,迁至太中大夫后受排挤,为长沙王太傅。
长沙:在巴陵南,离京师更远。
译文:
贾生您西望忆念京华,如今贬谪湘水之浦不要怨恨叹息。
当今圣上恩典深于汉文帝,怜爱您而未把您迁谪到长沙。
赏析:
贾至字幼邻,洛阳人,是与李白同时代的诗人和散文家。唐玄宗幸蜀时,他曾任中书舍人,知制诰,在唐肃宗乾元年间,被贬为岳州司马(岳州即今湖南省岳阳市)。时李白在巴陵游历,与之相遇,作诗相赠。
“贾生西望忆京华,湘浦南迁莫怨嗟。”首句用典,以西汉贾谊比贾至,贾谊与贾至遭遇类似,故比。当时长安均在岳阳、长沙的西北面,诗人在此用“西望”一词,一为写实,另一方面表现了贾至虽被贬岳阳,然依然关心国家大事,“忆”字用得极好,将贾至人在岳阳,心在长安的现状表露得淋漓尽致,就这样整日生活在回忆里,诗人满怀同情,次句诗人安慰贾至,现已贬到这湘江边上,就不要伤心了。“莫”字虽口语化,然言简意真,或许情到深处语益浅,此处的“莫”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真挚的友谊。
“圣主恩深汉文帝,怜君不遣到长沙。”第三句承接次句“莫怨嗟”,诗人继续劝慰友人,当今皇上比汉文帝,恩情就深许多,尾句承“恩深”,与贾谊相比,皇上对你就好多了,至少你没被贬到长沙,因长沙较之岳阳,离长安更远。
此诗以口语入诗,站在友人的角度,诚恳规劝,言语间尽见深情,表达了与友人真挈的友情。
参考网站:《古诗文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