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越长大,就越爱攀比?
周末,在楼下遇到邻居小张和她10岁的女儿兰兰,兰兰撅着嘴,一脸不高兴的样子。一起等电梯,小张就一边和我说一边数落女儿:“家里这么多鞋子,非要买匡威。我去商场一看,就是普通的帆布鞋啊,居然一双要600多。小孩子长个快,今年买的鞋子明年就穿不上了,你说,买这么贵的鞋子值得吗?我没给她买,就生气了。”
“可是我们班同学都有啊,人家怎么不嫌贵,不就600多吗,人家还有买1000多的呢!”兰兰委屈得都要哭了。
“你看看,现在就开始攀比,以后可怎么得了?怎么越长大,还越不懂事呢?”小张看着女儿,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无奈样子。
我很理解小张此时的心情,因为我在网上也看到很多类似的现象,孩子之间陷入各种物质化的攀比,比谁家的房子大、比谁家的小汽车好、比谁的衣服漂亮、比谁过年收到的压岁钱多。
孩子这样,其实家长的心情很矛盾:
一方面,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分追求物质,但另一方面,他们想起自己小时候,别的小朋友都有的东西,自己也特别想要的心情,又很理解孩子,不希望孩子因为和别人不一样,被人嘲笑,陷入被孤立的境地。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攀比心态从哪里来?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心理?
二、孩子为什么会去攀比呢?
1.基于“同伴压力”
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儿童在“童年时代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父母和儿童相互作用的世界,一个是同伴的世界。他认为,同伴对儿童的发展起着与父母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作用。
在同伴的世界里,孩子都会不知不觉中屈从于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同伴压力”。
“同伴压力”最重要的一个表现形式是:“要和同伴一样”。
这种力量是无形的,身在其中的孩子根本意识不到,就会不由自主的对它做出配合和反应。
比如,如果一群男孩子在一起谈论王者荣耀,一个男孩走过去后,不由自主就也想去融入话题,也想去模仿尝试。
这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因为人类都需要归属感和接纳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如果一个孩子身处一个集体,却不能和这个小集体各个方面保持一致,他会怎么样?
他就会被排斥,被羞辱,被孤立。他只能再去找其他的集体,他最终要寻找的是这样一种心理需求:“终于找到归属了,终于有人接纳我了”。
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曾有过这样的心理历程?
2.父母的影响
孩子之间有攀比,但攀比这个行为,首先是家长和老师“教”给孩子的:
家长喜欢用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比较:
“你看隔壁乐乐,这次又考了年级第一,你要向他看齐啊!”
“听说天天现在围棋考级都通过了,你们同时开始学的,你看看人家多努力。”
除了别人家的孩子,自己家的孩子也会被不断拿来比较:
“你看弟弟吃饭多乖,你是哥哥,还没有弟弟做得好。”
“姐姐5岁的时候,都开始自己睡觉了,你要向姐姐学习啊。”
老师也喜欢比较孩子:
比成绩,比才艺,比听话……每学期,还有成绩排行榜,班级也是按照成绩划分的。
学校、家庭合力组成了人生大学堂,这个大学堂几乎覆盖了儿童的所有生活界面。成人的世界是儿童的模板,成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讲授人伦课,都在输出价值观,都在示范行为模式,都在强化等级区分。
孩子们就是这样在“攀比”中长大的。学会“攀比”,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3.不自信的补偿心理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每个人的“虚构目的”都差不多,就是“追求优越感”。而人之所以追求优越感,追求完美,就是因为本身不优越,不完美,需要持续追求优越感来体现自身价值。也就是说,个体追求优越感是以人的自卑感为重要前提的。
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内心的自卑感。唯有个人处境的真实改善才会缓和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不自信的孩子,也会通过“攀比”来获得存在感。
三、面对孩子的攀比,家长该怎样做呢?
当孩子出现攀比心理时,家长和老师的态度至关重要。
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行为准则,逐渐学会兼顾团体生活和独立个性发展的技巧,他们就会改变攀比的心态。具体可以采用下面三种方法:
1.置换——转变孩子比较的焦点
当孩子以“同学们都有”为理由要某件物品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一次深入的交谈,帮助孩子了解自身真实的内心需求。比如:
“这款鞋子确实挺漂亮的,图案特别拉风,你真的很想拥有它。你能告诉妈妈,你是真的需要它,还是因为你的同学都有了,所以你想要它?”
“穿上它打球的时候,可以跳得更高吗?它可以帮你提升篮球水平吗?”
“在篮球场上最受关注、得到掌声最多的人是谁呢?队友们喜欢他吗?我觉得,球技才是决定队友是否喜欢你的关键,你觉得呢?”
“假如把买鞋子的钱,用来看一场CBA的现场比赛,你觉得怎么样?”
通过这样的引导,孩子的注意力可以从“买”或“不买”鞋子这个问题转移到“篮球水平高还是低”的比较上来。家长应该适时抓住教育契机,从小教会孩子学会正确认识内心的需要,坦然面对“同伴压力”,成长为一个有主见、有思想、内心强大的人。
2.自信——给孩子自尊自爱的底气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之间攀比其实就是想要证明自己比别人强。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是最独特的个体,都有优点和缺点,尤其是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培养他的自信心,让孩子知道他也有令人骄傲的地方。
一个女孩在网上留言:
我小的时候和妈妈去亲戚家做客,亲戚看我不太说话,就对妈妈说:“你家女儿性格可没有你外向呀!”妈妈摸摸我的头,说:我家女儿是不太爱说话,但是特别善解人意!”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是如此的优秀。
当父母发自内心地欣赏自己的孩子,孩子也会更欣赏和接纳自己。只有当孩子内心足够积极、乐观、强大时,他们才不会轻易被外部的评价所左右,更不会执着于通过外在的“强大”来获取尊严,自然就不会专注于“攀比”了。
从儿童自尊的发展来看,对自身能力的评价是孩子自我认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将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家长可以抓住孩子的这种心理,鼓励他们学会纵向“攀比”,引导他们凭借自身的努力赢得想要的结果。
3.榜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有人曾经开玩笑说,“如果你们做妈妈的不去教你们的女儿如何穿着打扮合宜,等到孩子跟着她的朋友们学,穿着露出肚脐、各种洞洞的衣服回家见你的时候,你不要发脾气怪孩子哟!”
如果你没有给孩子植入正确的观念,那孩子就可能被别人带偏。
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我们都不应该什么事情都随孩子的意愿,应该冷静下来客观地思考,只有当孩子真正需要购买的时候,才能适当的给孩子想要的东西。适当的拖延或拒绝,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忍耐力和坚毅力。
最后,孩子的攀比通常也和家长的爱慕虚荣联系在一起,如果家长表现得非常爱慕虚荣,那么孩子也会很容易出现攀比的病态心理,家长如果心态很平和,那么孩子也会受到感染。所以,我们不要经常和别人比较自己的孩子,拿孩子作为炫耀的资本。
孩子之间的“攀比”总是能轻易戳中家长的心,特别是当这些“比较”发生在家庭背景和物质水平层面时,更容易击中父母的痛点。当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越来越强调竞争、个人成就和财富积累时,愿我们守住内心的本真,正视孩子的心理发展需求,帮助孩子获取健康成长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