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读书
西方哲学简史(三)

西方哲学简史(三)

作者: 面包马戏团 | 来源:发表于2019-05-08 22:21 被阅读0次

    晚期希腊与罗马哲学

    公元前332年至公元后529年,也就是亚里士多德去世至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关闭雅典所有学院的这800多年,中国从战国纷争到秦汉统一,又经三国归晋,终成南北朝对峙,而西方的罗马帝国接手了希腊城邦,也承接了希腊的哲学。

    花园学派

    “花园学派”的创始者伊壁鸠鲁,信任我们人类自己的感官,通过感觉我们才能产生概念,从而可以认识事物。而感觉来源于原子的射流,痛苦即恶,快乐即善,趋乐避苦就能达到幸福,亦是至善。

    坚定的无神论者卢克莱修,发展了原子论,最初的混沌在原子的撞击下构成了我们的世界,所以哪里需要什么神?明明是人类以劳动去开发了这原本荒芜的世界。


    斯多亚学派

    与之相对的斯多亚学派却更相信天命。创始人芝诺一生务求美德。第二代传人克莱安塞更是以挑水而闻名。第三代传人克律西普才将学派系统化。他们相信宇宙是有限的,只有理性神是永恒的,而发生的任何事,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所以我们的命运早已注定。

    中期代表人帕奈提乌认为,欲求正义,一不能伤害他人,二就是要维护公共利益。

    游历各地的波西多纽看重灵魂,灵魂才具有理性,让我们的灵魂驾驭我们的身体。

    叙利亚人安提俄克则与怀疑论者进行斗争,通过认知我们可以获取知识,所以我们可以认识事物。

    法学家西塞罗,脱卸戎装,以雄辩的口才为弱者辩护。他主张理性主宰万物,我们应当顺应自然,才能达到善与幸福。

    晚期斯多亚学派的代表人塞涅卡,忠于职守,反对暴政,他认为服从神就是自由,我们要接受命运的安排,勇敢的承受一切,包括接受来自他学生暴君尼禄的谋杀。

    奴隶爱比克泰德禁欲苦行,惟愿做一个“世界公民”。

    “御座上的哲学家”奥勒留,叹息命运之悲凉,在罗马帝国已呈衰败之势,他也唯有疲于奔命,平定四处叛乱。他于《沉思录》写下,神支配一切,而命运确是变化无常,唯有三千年一次的毁灭可以确定,那我们的人生又有什么确定的意义吗?


    怀疑论学派

    无论是花园学派还是斯多亚学派,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怀疑论学派。

    早期皮罗主义的创始人皮罗,深刻的指出,我们能感知的都只是事物的现象,而其本性却不可知。既然如此我们只能“悬置判断”,不去深究,摆脱烦恼,以求宁静与自由。

    中期学院派的代表人阿尔凯西劳,在“悬置判断”的基础上,否定了知识的确定性。

    百年后的卡尼阿德,头天一本正经的论述正义是人定的,第二天却全盘推倒,如此跳跃的他自然更是怀疑神的存在,渺小的我们只能谨慎的去追求快乐与德性。

    后期皮罗主义代表人埃涅西德姆甚至连伦理道德都要给我们推倒。

    “五论式”阿格里帕指出想要握事物的本质,无论从事物本身出发还是凭借它物,其结果只会陷入循环论证。

    经验派怀疑主义代表人恩披里克,终于认可我们所见所闻的现象,只不过还是怀疑其本质能否被把握。


    犹太教

    犹太教起源于希伯来民族,公元前2000年希伯来民族来到了巴勒斯坦,又因大灾荒移居至埃及。公元前13世纪,因埃及人的迫害,摩西率众穿越沙漠,重回巴勒斯坦。他们自名“以色列人”,因为在神话中他们的祖先雅格曾与天使摔跤,而以色列人的意思就是与神角力者。大卫与所罗门将以色列带入强盛,但不久又分裂残杀,终被亚述人征服。其统治又先后更替,从波斯、托勒密、塞琉古,最终被罗马统治。苦难的以色列人未曾真正屈服,他们有经典《旧约》,信奉一神,宗教使他们团结。


    新柏拉图主义

    公元3世纪后,新柏拉图主义伴随罗马帝国的衰落而诞生。

    犹太神学家菲洛,重新注解《旧约全书》,让这部经典可以解释世间一切,我们只要从神的智慧中汲取营养,就可以取得幸福。

    神秘主义者普罗提诺,高举柏拉图,世界是神之创造,爱理念,爱神,就可以与神合一。

    罗马学派代表人波菲利,力求净化灵魂,免受身体与欲望的污染。

    叙利亚学派的代表人扬布里柯,醉心于多神教,相信占星与神迹。

    亚历山大里亚学派代表人希帕蒂娅,善于天文与科学,这位才智卓越的女哲学家却惨遭狂热的基督徒的毒手。

    雅典学派代表人普罗克洛,甚至认为世界也是一个生命体,由神圣的灵魂统治。


    基督教

    犹太人遭逢罗马人的迫害,众人期盼弥赛亚(救世主)的到来,耶稣横空出世却被门徒犹大出卖,十字架上耶稣重生,预示着门徒必将基督教光大,500年的斗争,从非法到被认可,基督教终成罗马帝国的国教。

    伴随基督教的崛起,希腊与罗马哲学日渐甚微,而神权至上的欧洲中世纪也即将到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方哲学简史(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ehb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