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期大概是一个多事之周,莫名其妙传来李咏因病去世的消息,各个营销号借机疯狂打广告做营销,不管是和哈文,还是中央电视台相关的消息铺天盖地地袭来,我甚至懒得点开其中某一条。
第二天,金庸也去世了,大家暂时性忘了李咏忘了中央电视台,开始怀念金庸的著作,我才发现我没有看完过他的任何一部作品,连电视剧也没有完整地看完一部。
说实在的,我没有多大感觉,无论是关于过去,或者关于他们的作品。我依然觉得万事自有定数,无论是人还是事,无论是生离还是死别,又或者是开始或者结束。
这周的顺数第三天,我在朋友圈看到同学的爸爸去世了,点开评论的对话框,想说点什么但最后还是关掉了。
快中午的时候,贵人张说他的姥姥走了,那时候我正在等公车,阳光很强,照得我睁不开眼。有那么一瞬间,我仿佛觉得自己对那种难过可以感同身受了。
不知道是因为难过,或者是其他什么情绪,我放弃了准备去的那一场Job interview ,回到家里瘫在床上。
这些年变得越来越不会安慰人,不会照顾人,甚至不会对人好好讲几句温柔体贴的话。
妈妈在视频时说“你是不是得了自闭症?”“你有没有恨过你自己?”“你不觉得孤独吗?”但在下一秒,我就把这些当笑话讲给朋友听。
有时候,我也在心里这样反问自己,一遍又一遍。我给贵人张说了很多话,最后又觉得无力,觉得毫无意义,也许他说得对,不要温柔比较好。
我问猫猫,要怎么安慰有亲人去世的人?她说你什么都别说,给ta一个拥抱就好了。如果太远了抱不到,那就发一个拥抱的表情就好,说得越多当事人反而越难过。她说她的朋友都是这么安慰她的,我突然后悔自己说了那么多无济于事的话。
听到一首李圣杰的《最近》,有些怅然若失,歌词“是不是有什么事让你不快乐?”最近有些孤单?别闹了,大概问题的根源并不是孤单,很多滋生出来的莫名其妙的情绪不过是因为自己办不到一些事情罢了。
晚上看了电影《悲伤逆流成河》,犹记得当时R看完这部影片时候的评价是太压抑,不推荐去看,当时的我其实有些不以为然,因为网络上关于这部电影这样的评价太多了。
还记得当初看《左耳》的时候,在电影院哭成了泪人,直到电影结束还是不愿意离场。那一部电影大概是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部青春系列的影片,虽然有堕胎的狗血剧情。
不得不承认,中国人很注重情怀,所以这种青春片即使拍得再不好也会有很多人说好,因为可以引起大家情感的共鸣,所以也算是一直有市场。
《悲伤逆流成河》可以说是很郭敬明了,光听名字就够悲伤了。然而让我失望的是,看完整部影片没有让我掉下半滴眼泪,除了最后女主在跳河前歇斯底里地控诉众人稍微有点动容。
这部电影没有出现打胎,没有讲哪一对情侣在正儿八经谈恋爱,没有上床的戏份,但又偏偏不是小清新。整体给我的感觉是压抑、沉重,我甚至觉得某些故事情节并没有交代清楚,正如朋友一个字的评价:乱。
当然,我不能仅凭个人的感受去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但我还想讲讲关于我遇到的校园暴力,我亲眼见证的他们的暴行。
其实,曾经我也算是一个校园暴力的受害者,直到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他们的模样和姓名。也正是幼年时的那些经历造成了我多好以来软弱的个性,一度伤春悲秋感时伤怀。
但我不得不承认,电影里的女主说得没错,施暴者永远也不会因为那些事而内疚,甚至可能早就忘记了,只当作是当时的玩笑罢了。
所以长大以后,他们依然在我世界的边缘,偶尔有交集,我也只是象征性地敷衍,说我不介意以前的“玩笑”是假的。
但其实,后来我也成了施暴者,虽然我不是直接参与,但却冷眼旁观做了局外人。当时是五六年级,班上一个女同学A很不受人待见,至于为什么我早已经不记得了。
当时A借了宿舍另一个女生B的钱,大概家里比较穷吧,再加上信用度也不够,每次到了她说的还钱的日子都还不上钱。
于是,每个周五都成了同学A的“受难日”。现在想起来有些好笑,每次还不了钱同学B就会让同学A伸出手,问她打多少。就像小时候学生考试成绩没有达标,作业没有完成就打手掌心一样。
每次A同学就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乖乖地站在B同学面前,一边哭一边伸出手掌。而我当时作为班长,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所以只不过冷眼旁观罢了。
后来同学A走了,同学B如今也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当年的事好像就这样烟消云散了,但我一直记得A同学,偶尔想起也会想她现在是什么模样。
作为一个间接的施暴者,我有些内疚。现在想想,其实那时的她和当年的我一样软弱。但最主要的是,我当时根本意识不到,那其实也是校园暴力的一种。
其实包括现在,这种情况还是到处都有,幼时我们根本意识不到那是一种怎样的行为,不会想到可能会对对方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
当然,这是一种社会现象,希望越来越少,世界的爱越来越多。但就个人而言,我可能会更关心明天会遇到谁,会有什么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