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
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
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瑟彼柞棫,民所燎矣。岂弟君子,神所劳矣。
莫莫葛藟,施于条枚。岂弟君子,求福不回。
本诗也是赞颂周文王的乐歌。诗中的“君子”指的正是周文王。由“岂弟君子,遐不作人?”可以猜想,本诗除了对文王的盛德予以颂扬之外,也有对他“选拔培养人才”的暗示。
第一节,“瞻彼旱麓,榛楛济济。岂弟君子,干禄岂弟。”看那旱山山脚,榛树楛树茂密。和乐平易的君子,寻求福禄也平易。
出自细井徇·《诗经名物图解》第二节,“瑟彼玉瓒,黄流在中。岂弟君子,福禄攸降。”圭瓒光彩耀人,黄金的酒勺中(盛满秬鬯)。和乐平易的君子,福禄降到他身上。
第三节,“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老鹰高飞到天上,鱼儿在深渊跳跃。和乐平易的君子,怎么不去培养年轻人?
出自细井徇·《诗经名物图解》第四节,“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清亮醇美的酒已经斟满,用作牺牲的红色公牛也已经准备好。用它来当祭祀的供品,祈求更大的祝福。
第五节,“瑟彼柞棫,民所燎矣。岂弟君子,神所劳矣。”柞树棫树真茂盛,百姓用它点火祭神。和乐平易的君子,神灵要来把你慰问。
出自细井徇·《诗经名物图解》第六节,“莫莫葛藟,施于条枚。岂弟君子,求福不回。”葛藤蔓延到处长,爬到树木枝条上。和乐平易读君子,祈求福禄远邪僻。
出自细井徇·《诗经名物图解》旱,山名,据考证在今陕西省南郑县附近。麓,山脚。榛楛(zhēn hù),两种灌木名。济(jǐ )济,众多的样子。岂弟(kǎi tì),“恺悌”,和乐平易。君子,指周文王。干(gān),求。瑟,光色鲜明的样子。
玉瓒(zàn),圭瓒,天子祭祀时用的酒器;玉圭做柄,柄的一端是勺,用以舀秬鬯。黄,用黄金制成或镶金的酒勺;流,秬鬯(jù chàng),用黑黍和郁金草酿造配制的酒,有特殊的香气,用来祭祀。攸,所。
鸢(yuān),老鹰。戾(lì),到、至。遐,通“胡”,何。作,作成、培养。骍(xīn)牡,红色的公牛。介,求。景,大。
瑟,众多的样子,与第二章的“瑟”字不同义。柞棫(zuò yù),栎树与白桵(ruí)树。燎(liǎo),焚烧,此指燔柴祭天。劳,慰劳。莫莫,同“漠漠”,众多而没有边际的样子。葛藟(léi),葛藤。施(yì),伸展绵延。条枚,树枝和树干。回,奸回,邪僻。
全诗六节,几乎每一节都贯穿着对“岂弟君子”对颂扬。第一节,以榛楛的繁茂起兴作比,比喻文王的盛德,如同滋润草木一样,润物无声。第二节,以视觉冲击力的细节对祭祀祈福活动进行了描绘:闪亮的白玉,耀眼的金勺,还有馥郁的秬鬯,让人如临其境。第三节,转而切换画面,以飞鸢与跃鱼起兴作比,暗示文王不但自己贤能,还能培育年轻人,使年轻人各得其所。第四节,重新切回祭祀现场:斟酒于圭瓒,铺白茅于神位前,然后把酒浇到茅上,酒渗透茅草,好像神灵在饮用;宰杀牺牲用的牛,献给祖先,以示庄重。因为有牛的祭祀,称为“太牢”,级别最高。第五节,举行燔柴祭天之礼,人们将砍下来的柞树棫树枝条堆在祭台,然后将玉帛、牺牲(的脂肪和血)放在柴堆上燃烧,烟气和香气上升,抵达上天,完成人与神灵的沟通,借此祈求大福。最后一节,回到了葛藤这个《诗经》中经常出现的意向。葛藤通常是以连绵缠绕的形象,与树木相生的关系,经常被比喻成祝福的绵长。
诗经专题第239篇,总第239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