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能读外文原著的,这是自己所受教育中的缺憾,历史原因的造成,尽管“心痛”,今天也是无可奈何了。因而,只能借助鲁迅译著来拓展自己的识见。
每读鲁迅译著,我就常想一个问题:翻译外文著作,该是一种极大的耐性、耐心和耐力,比自己写作还要艰苦卓绝。进而联想到:互联网时代的今人,耐性、耐心与耐力怎样呢?
实践出的事实确凿地证明:没有极强的耐性,没有极高耐心,没有坚强的耐力,人是不可能成就什么的,以至个人人生都是一种荒芜。耐性、耐心、耐力,又可以合称为“定力”吧?
换言之,人的生命力就在于耐性、耐心、耐力三者的聚合。三者也是表现一个人的生命力的。我在当下这样认识并主张。
读鲁迅,可知其“行为性格”是“深沉的韧性的战斗”。而“深沉”该是由“耐性”“耐心”构建的吧?“韧性”该是“耐力”了。
读鲁迅,可知其半生是孤寂苦闷的,但却没有浮躁,而是以“耐性”“耐心”战胜了孤寂苦闷,以译作和创作丰富着自己的心灵,趣味着自己的生活与人生,因而也就发展和发达了自己的“耐力”——韧性地战斗。
读鲁迅,可知其生于“黑暗”而极其渴望“光明”。然而,“光明”不可有人赐予,非“韧性战斗”不可获得,故其“耐性、耐心、耐力”地战斗。
耐性、耐心、耐力地战斗——深沉的韧性的战斗,使鲁迅赢得了自己生活、生命的昂扬存在——笑看天下。故而,我以为,鲁迅先生至死是满意于自己的一生的,因而鲁迅先生于病痛中不怕死,并留下“赶快收敛、埋葬拉到”的遗言就是顺理成章并可理解的了。
我读鲁迅,无论著作还是译作,都是要磨练自己的耐性、耐心、耐力,以韧性战斗地完成自己的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