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高中写作文的时候,除了散文,最习惯的题裁可能就是记叙文。我往往会写一些来自现实、稍带虚构的小小说。和看电视剧一样,我喜欢大团圆的结局,我的故事也力求写成“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式的结尾。也如同看电视一样,有着大团圆的结局的电视不久就让我们忘之脑后,而未如人意的结局却让我们愁肠百结。
前段时间追的《楚乔传》,虐到直哭,直到结剧很久了,我还一直念念不忘,一想起就沉浸于那种痛失所爱的情绪中难以自拔。其实原著是在好几年前就看过,但已经记不清了,只有一些情节残片。定是原著中结局让我心满意足让我的情绪也圆完满无残缺,从而记忆不深刻。
女生都喜欢逛街。如果我们买到一件十分中意的衣服,可能高兴几天,这种感受就淡了,从而去寻找其它刺激兴奋神经。
但是,如果我们看上了的这件衣服,试穿美若天仙,却因囊中羞涩或其它原因没有将它收入衣柜,那么,过后的几个月,我们都会想起一次,渴望一次。
如果换作感情,比如童年时对爱的渴望,可能在我们的记忆中根植一辈子。
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如果在小说中创作中让主角经历这些人生三苦,那么情节会变得更加复杂,而情节复杂就意味着故事变得充实。
这也是日本畅销作家大泽大昌在《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里关于小说的“刺”这一节课里给学员的忠告。
在这一章,大泽大昌给出了以下几个建议和技巧:
1、以创作大格局的故事为目标。
尤其是长篇小说,应该先画出一个“大圆圈”,然后寻找大量材料,充实这个“圆圈”,而充实的要素必须要有趣。
我们读卡勒德·胡赛尼的作品可以感受出来。作者是“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所以他的《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群山回唱》每个故事都是围绕着这个大格局,每一篇都闪现着对战乱的痛苦,对人性的探索与救赎,因此能荡气回肠。
2、发展最强大的武器
这个武器是体裁,也可以是人物描写、对话、情节发展等等。如果写与自身资质完全不符的故事,或者自己不满意却受大众欢迎的故事,就算强行去写,也会露出破绽,而且很难坚持一辈子,因为毕竟很痛苦。
技巧应该是建立在自身阅历和沉淀的基础上锦上添花,如果仅仅离开沉淀谈”套路“,可能刚开始偶然点击率上万,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大泽在昌的学生并非都是臆想获奖的小说创作小白,他们或有长年写作的经验,或者力搏新人奖的打算,在这之前,他们已有自己的创作风格。所以这十堂课更像是他们的小灶班,帮助他们做最后的强化、进阶。所以,我们除了学习这本书的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大量的输入和练习,摸索自己的风格与定位。“技巧会随着经验和年龄的积累而提升”,所以就算是简单的情节,大泽大昌老师也能使它变得有趣。
3、什么样的作品让读者觉得有趣?
大泽老师建议可以尝试“跳跃”,就是使故事转折,让本来线性发展的情节向旁边偏移。比如可以制作一些小冲突,增加些出场人物,或者主人公的性格随情节的推动发生变化。
《楚乔传》的“跳跃 ”有很多,比如燕洵的这个角色设计,原本就是京城一活泼开朗、潇洒恣意的少年郎,却因九幽台一劫后,原本的单纯“喜洋洋”变身腹黑的“灰太狼”;在许多危机时刻情节的设置也让我们暗提一口气,这也是跳跃。
4、让主人公历经磨难
转折就是让主人公历经磨难,不让其轻易达成目标。有趣的小说,无论是哪种体裁,推理小说、恋爱小说也罢,对主人公都是残酷的。缺少“转折”无趣的小说,主人公往往不够努力,或者作者没有让主人公具备足够的忍耐力。
楚乔这个形象为什么能深入人心,从刚开始的猎场逃命到为奴后的不认命,再到刻苦识字、习武,每一步人生都拼命在努力求生。命运的无情捉弄,才能使读者品尝到“经历风雨见彩虹”的苦尽甘来。
5、小说的刺
我们常说这个人是“刺头”,刺头是尖锐,是不容于其它普通、惯例的特点,也说明了这个人是极富个性化的。我理解的小说里的“刺”,也应该是小说的特性,不同于其它小说的地方,尤其是主人公身上的“刺”,一定要让人印象深刻,这样的小说才能“刺”入人心。
我们常说写作要抓住“痛点”,来引燃读者的“共鸣、共情”,这也是小说的“刺”。尽管可能会有人骂,有人夸。夸得人越多,追得人越多,当达到一定数量后,这部作品就会变成商品。
正如这些知识IP,网红小说一般,在积聚庞大的忠粉后,电视、电影、甚至配饰元素都是水道渠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