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理解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路径是什么?请解释大单元教学的内涵和意义,并选择你所任教科目中的一个单元,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并阐释说明大单元教学的实施流程。
结合思考与实践,请自拟标题,要求主题明确,内容真实,逻辑清晰,结构合理,符合作业格式要求,字数不少于1000字。
大单元教学是不是就是针对教材上的教学单元进行内容整合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要理解大单元教学的内涵问题。
1.什么是"单元"?
单元指自为一体或自成系统的独立成分,不可再分,否则就改变了事物的性质。
2.什么是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不同于我们日常说的"教材单元"。
教材单元:教学单元实际上是教材单元,是由若干个知识、语篇等组成的集合,通过课时教学的组织方式。教材单元的出发点是教师的"教",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上课素材。
刘徽教授认为我们所说的教材单元,更关注的是内容上的关联性,比如这个单元都是关于"说明文"的或者都是关于"函数"的(英语教学中,一个单元可能是某种时态、词法或句法学习等)。然而学习了这些内容,学生究竟获得了什么素养?以及不同内容主题的单元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并没有得以深入探究。"教材单元"是将单元学习的目的定位于学习内容,而不是立足于发展素养。
大单元教学即学习单元:是针对学生的真实问题,以学生学习为锚点,收集整理学习资料、研读教材、确定目标、设计课堂大问题和大任务、教学评三位一体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西南大学荣维东教授认为大单元教学与传统单元教学(教材单元)的共同点在于:两者都是一种集约式的多篇教学形式,而且同一单元之中有着大致相同的教学目标、内容、策略、路径和评价等要素,同一单元中的多篇课文有着诸多相关性。不过,大单元教学与传统单元教学仍然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荣维东教授认为与"教材单元"相比,大单元教学最明显的特征在其"大"。这个"大"体现在如下四方面:
一是课程内容、教学材料或课程资源更多。不仅仅是三篇四篇五篇,而是根据需要的若干篇甚至更多、更广。
二是用大概念进行内容统摄。大单元要有核心议题、主题、技能、思想、观点、原理、策略,即以大概念作为依托,这是更加上位、更具概括性和通用性的课程核心知识,目前亟须对其进行整理、提炼、研发、重构。
三是课程内容结构化重组。由于大单元内容往往太多太杂,为了使它们杂而不乱、有机联系,就需要进行结构化统整。
四是具有"大情境"的特征。其理论假设是核心素养,即行为主体基于情境任务调动具体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这种知识和技能不再是系统的、外在于主体的,而是具有特定情境性、地域性和个体性的。
大单元教学不再是仅仅聚焦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是基于特定议题、主题、任务的"做中学"。这是核心素养教育的内在需求,也是驱动学习发生的内生动力。这种任务情境设计自然对教师的教学创意设计能力是一种考验。
刘徽教授对大概念教学中的单元做以下解释:"单元"是素养目标达成的单位,是围绕大概念组织的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的集合。
今天大家探讨的单元是指向核心素养达成的;反过来,素养的达成也必须在单元中才能完成。《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威金斯和麦克泰格说"通过数以千计的教师一起工作多年,我们发现单元为设计过程提供了恰当的实际切入点。......单课时间太短,不能实现复杂的学习目标。单课计划理应依从单元计划:当一堂课被包含在更大的单元和课程设计中时,通常会更有目的性和连接性。"
在我看来,传统型单元之下的教学是单篇教学,一线教师把一篇一篇课文教好,就是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大单元教学强调内容的整合,将单元内的各部分、各要素进行整合,形成的整体性教学。
接下来我要做的还是以整体的、联系的、思辨的思维来打通整个单元教学,把知识点贯穿在在整个单元教学过程中,分课文分层次讲解,这样大单元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吧。
举例: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
首先要了解这一单元的设置目标:
本单元围绕“家乡文化生活“展开学习活动。通过采访、考察和查阅文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人和物,关注家乡的文化与风俗,深入认识家乡,对丰富家乡文化生活提出合理建议;回顾昨天,考察今天,展望明天,寻找情感归宿,增进对家乡的文化认同。
然后按这一单元的关系:经典并举式关系。每一课都有所侧重,然后贯穿起来又是一个完整的知识序列。这就需要抓住每一篇课文的核心价值点进行研读,最后进行单元统整。
再次,理清每一课的目标所在,自己进行创新设计,有所筛选,作中提升语文素养,并能了解家乡文化,增进对家乡的文化认同。它以活动的方式存在,第一个活动:记录家乡的人和物。这能帮助我们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语文的能力提升主要式学会访谈,从列提纲到整个过程,到最后访谈的精彩呈现,都又助于学生能力的真正提升。
活动二: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对材料深入挖掘,有自己的思考。活动三:参与家乡文化建设。从基本的写作能力到实践操作,这就式语文素养落地生根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 了解了调查的技术、访谈的艺术等等,真正地以单元目标为纲,提升语文能力。
2023年5月17日
附;简略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对家乡文化现象的访谈、调查,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识, 思考家乡与自我成长之间的关系。
2.了解访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有关访谈的基本知识、方法、程序,技巧等;提高在具体情境下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学习方法:调查法、访谈法
二、教学重点:
了解访谈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有关访谈的基本知识、方法、程序,技巧等;提高在具体情境下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独山的玉浸润着南阳五千年的文化,白河的水拂过李白一身的诗意,五全的孩子洋溢着首届的担当,家乡的怀抱是我们永难忘记的眷恋。今天,就让我们走向南阳的历史文化的深处,触摸那前贤先哲留下的智慧烙印,瞻望属于我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拥有的,山水之间最美遇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