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于永正老师《我怎样教语文》第十一天
今日阅读了《解读“三席话”》。
《解读“三席话”》字里行间,无不透着于老师的好学善思与谦虚。人,只有虚心,才更听很进,才更思得深,才更研得细,才更悟得透,才更得之多,才更行之远。
听当代教育家斯霞老师谈作文教学,让人感到,老师,要学着“蹲下来看学生”。蹲下来,才能在同一层面,才会共知共想,共悟共语,后共情。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才能更好的施教。
听特级教师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张庆,谈怎样写作文,他说:“语医好了,写文章就通顺了。怎样修改文章?叶圣陶先生的方法:念,一念问题就出来了。读着上口,听着顺耳,就好了。可以理解为再念再念再念。”听似简单,实则确实简单。不就是文从字顺吗?大道至简。好文章,修改文章,不就是要达到“念起来上口,听起来入耳”吗?
听课改专家陆志平先生的报告,对于“对话”
的论述,感触很深。读之,亦有同感,亦有所得。所谓“对话教育”,是与学生平等沟通教师要转变角色,由权威化学生成长引导者组织者。“学生需要什么帮助,我们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帮助”的理念。把学生带到水草多水草好的地方,让他高兴地吃,也不是摁着头吃。那是灌输,是对人性的压制。所以,要少些包办,多点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让牛自愿地快乐地吃。
总之,课,要以学生为主体,把他们的兴趣调动起来,才是根本。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听君三席话呢?收获多多!学习快乐!快乐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