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历史.地理.人文历史那些事儿
帝国余晖,外强中干的清帝国《停滞的帝国》

帝国余晖,外强中干的清帝国《停滞的帝国》

作者: 70ef1cf5ab72 | 来源:发表于2018-06-05 14:05 被阅读9次

    关于作者

      阿兰·佩雷菲特是法国著名学者、政治家、媒体人,一生著述20多本,有些书畅销数百万册。他先后当选为法兰西学院的文学院和道德及政治科学院院士,法兰西学院是法国学术界地位崇高的殿堂,当选院士便意味着成为公认的学术权威。而他一人荣获两个院士头衔,可见其成就之高。

      他还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曾在三任法国总统的内阁中担任过八任部长,同时也是法国国民议会议员。此外,他是法国最大的报纸《费加罗报》的编辑委员会主席。

    关于本书

      为了写就这本《停滞的帝国》,佩雷菲特曾六次来华。他参观了马戛尔尼使团走过的许多地方,搜集了包括清朝皇家文献在内的1.2万页原始资料。在英法美等国,他也搜集整理了大量官方档案和私人笔记。这些扎实的史料在佩雷菲特的笔下变成了生动鲜活的故事,同时又保留最大程度的真实和深刻,因此本书既畅销不衰,又被学术界所推崇。法国舆论界把它和佩雷菲特的其他几本著作称是“未来几代人了解中国的宝贵指南”。

    核心内容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失败,表面问题是磕头不磕头的礼仪之争,而深层问题则是双方完全不同的国际秩序和思想文化。此次出访的失败,让中国失去了一个学习西方、追赶西方的大好机会,更让英国和其他欧洲列强产生了武力打开中国国门的想法。绝对的君主专制制度,僵化封闭的儒家思想,使得中华文明陷入了长久的停滞,导致了近代以来的百年国耻。

    一、马戛尔尼使团出访的时代背景

      马戛尔尼使团的出访是在1793年,此时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已经过去了三百年。在这三百年里,欧洲国家争先恐后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而当时最为强大的殖民帝国,非英国莫属。在政治上,英国率先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较为先进的君主立宪制度,英国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政策,用国家力量推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在经济上,英国也是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实现了从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的巨大飞跃,工业实力飞速发展。英国人此时迫切需要开拓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他们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东方。

      而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的晚期,达到了古代社会发展的最高峰。总体上看,整个国家社会稳定,国库充盈,人口庞大,疆域辽阔,是一片安宁祥和的景象。但在盛世的表面下,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经济上,中国只有技术水平低下的农业和手工业;政治上,君主绝对专制,官员腐败严重;文化上,朝廷大兴文字狱,扼杀新思想,维护儒家礼教;对外政策上,清朝闭关锁国,对外贸易仅限于广州一个港口,规模也十分有限。但是在当时没有中国人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且认为中国是天下唯一一个文明国家,是“天朝上国”。

    马嘎尔尼使团出访大清帝国

    二、出访的失败的原因

      在马戛尔尼出发之前,英国政府就已经派人向广州的清朝地方大员呈递了书面文件。翻开清朝留下的皇家档案,我们还能看到当时的广东巡抚向皇帝汇报的奏折。

      奏折中的大意是英吉利国的夷人为了给皇上祝寿,特意派遣了使臣马戛尔尼前来进贡。乾隆皇帝得知此事,龙颜大悦。一个从未听说的国家派人前来朝贡,这表明在他的治下,大清朝的强大和繁荣使得远在天边的蛮夷都仰慕不已。他下旨各地官员优待使团,并派钦差大臣带领马戛尔尼等人前往热河。皇帝将在热河的行宫中举行庆典,接受来自蒙古王公、各国贡使的朝贡。

      马戛尔尼一行人登上中国的领土后就发现,中国官员把自己称作“贡使”,礼物也叫做“贡物”,甚至要求他们在面见皇帝时要行“三拜九叩”的大礼。此前做过充足功课的马戛尔尼等人知道,自己平等的出访被当成低人一等的朝贡了。他们向钦差提出抗议,指出中英是两个平等的主权国家,自己代表英国国王,只能对中国皇帝行平等的礼仪。这可把官员们急坏了,从没有人要求跟中国皇帝平起平坐,即使是提出这种说法都是大逆不道的。

      乾隆闻讯,勃然大怒,下令降低接待规格,减少食物供给,惩罚这些不识礼数的蛮夷。马戛尔尼也不甘示弱,坚决不肯下跪。从天津到北京,再到热河,双方讨价还价好几轮,连乾隆的宠臣和珅都出动了,也没能谈妥。由于英吉利前来朝贡之事已经众所周知,为了清朝的脸面,朝廷最后只好做出让步,允许马戛尔尼对中国皇帝单膝下跪,就像对自己的国王一样。这次礼仪之争,以马戛尔尼取得胜利而告终,但是佩雷菲特发现,在清朝的官方记录中,都确凿地写道,贡使马戛尔尼对皇帝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就这样,朝廷不动声色地掩盖了事实,维护了自己的礼法和尊严。

      觐见完成后,马戛尔尼请求与中国政府谈判建交与通商的事宜,结果被毫不客气地拒绝了。极度失望的马戛尔尼,只好带着他的使团离开京城,回到了英国。这次史无前例的出访,就此宣告失败。

    1. 出访失败的制度原因

      这次出访的失败是必然的,而非偶然的。这种必然性在于,两个国家代表着新旧世界,他们在国际秩序和思想文化上存在根本差异。

    首先,东西方世界中的国际秩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逻辑。由于历史的原因,欧洲一直都是一片破碎的大陆。各个国家共处了成百上千年,互相之间的交流和争斗绵延不断。在国家尊严平等的前提下,它们根据利害关系和实力强弱,互相缔结各种条约。这样的国际秩序被人们称为“条约体系”。

      而在世界的东方,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文明一家独大。在有历史记录的数千年里,从来都没有哪一个文明能够对中国构成持续的挑战。中国周围的小国,往往仰慕中原帝国,积极引进中国的制度、文化和技术。到了明清两朝,在华夷观念的指导下,朝廷更是建立起了“朝贡制度”,形成了以中华为核心,周围小国拱卫的“朝贡体系”。所以,当马戛尔尼使团到来的时候,清朝君臣便不假思索地认定了他们是来朝贡的蛮夷。

      那么,假设马戛尔尼接受清朝礼法的要求,向皇帝磕头,是不是就可以换得朝廷的慷慨,进而打开中国的国门呢?答案依然是,不可能。荷兰使节后来的经历表明,中国的专制王朝只会用对待藩国的态度来对待西方国家,而不会意识到,世界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2. 出访失败的文化原因

      东西方文明在思想文化上存在着南辕北辙的差异,这也使得出访必然失败。西方国家衡量文明的标准是科学和技术,而在中国古代王朝的眼中,文明的体现在于道德和伦理。

      通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欧洲人从教会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开始用理性来指导现实生活。人们投身于科学和技术的探索,追求更高的效率。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新的发明迅速投入使用。西方国家你追我赶,在科技、工业、殖民地等等方面展开持续竞争,发展日新月异。

    马戛尔尼相信,使团带来的先进器物一定可以让聪慧的中国人感到新奇不已,从而产生跟英国建交通商的愿望。但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中国的大臣们对这些仪器设备毫无兴趣,也不想看什么炮兵操练。

    这是因为,古代中国虽然为世界贡献了无数重要的发明,但它们大多是在生产生活中发现的经验成果。古代中国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科学体系,掌握国家权力的精英饱读圣贤书,致力于维护儒家文化中的秩序,但对于科学技术毫无兴趣。他们把西方科技当成是“奇巧淫技”,在大一统的帝国中,只要人人守好君臣、父子的伦理本分,就不用担心会出什么乱子。

    三、出访失败的历史影响

      马戛尔尼访华失败的最直接影响,是为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埋下了伏笔。使团观察到了中国盛世景象下的贫穷和落后,并将消息传回了欧洲,中国在欧洲的形象开始一落千丈,从学习的对象变成了鄙夷的对象。通过和平手段无法打开中国的大门,武力逼迫中国开放的想法开始成形,并在半个世纪后付诸实践。

      在中国的土地上,马戛尔尼一行人看到的景象,与自己的想象大相径庭。朝廷官员愚昧无知,贪腐严重;绝大部分国民都目不识丁,其中大多挣扎在贫困线上。清朝的军队也已腐朽不堪,士兵们衣衫不整,用的还是刀枪剑戟之类的冷兵器,偶尔见到的火器也十分落后。科技上,清朝更是落后了西方将近两个世纪。

      随着使团成员的回忆录陆续出版,欧洲人对于中国富庶强大的印象被打破了,积贫积弱的中国,成为他们开拓殖民地的一个选项。在敲门做客人的努力失败之后,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列强发现,直接踹门闯进来也是一个未尝不可的选择。

    四、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

      佩雷菲特尖锐地指出,是绝对的君主专制制度,和单一的儒家思想,使得整个国家陷入了封闭与停滞,最终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后与挨打。可以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历史,尤其是在清朝,皇帝的权力达到了顶峰。偌大一个国家里,大政方针都要出自皇帝之手;官员的赏罚升降,也要取决于皇帝的好恶。因此,官员无论是上奏还是做事,最重要的不是实事求是,而是要揣摩圣意。这就造成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庞大的文官系统的效率十分低下,连基本的上传下达都成问题。整个帝国的行政系统仿佛在上演一出“皇帝的新装”,即使越来越多的人明白皇帝没穿衣服,也没有谁敢做那个大声说出来的小孩。

      与专制皇权相配套的,是单一而严密的儒家思想体系。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思想就是中国历朝历代的官方意识形态。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如此稳固,其原因在于,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社会,儒家思想追求道德,而轻视甚至否定利益,重视伦理纲常,而无视竞争和效率,因此也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事实上,其逻辑就是牺牲进步以换取稳定。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技术的进步、生产的发展都成了多余的事情。于是,中国这个曾经一枝独秀的先进文明,慢慢停下了前进的脚步,被欧洲的后来者们赶超。甚至在后者将先进科技成果拱手送来的时候,中国专制王朝的统治者们依然固执地选择了拒绝。古人引以为傲的制度与文化,在近代已成了先进生产力的阻碍,让这个曾经领先世界的文明陷入了沉睡。

    金句

    1. 这次出访的失败是必然的,而非偶然的。这种必然性在于,两个国家代表着新旧世界,他们在国际秩序和思想文化上存在根本差异。

    2. 西方国家衡量文明的标准是科学和技术,而在中国古代王朝的眼中,文明的体现在于道德和伦理。

    3. 儒家思想追求道德,而轻视甚至否定利益,重视伦理纲常,而无视竞争和效率,因此也最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事实上,其逻辑就是牺牲进步以换取稳定。

    4. 古人引以为傲的制度与文化,在近代已成了先进生产力的阻碍,让这个曾经领先世界的文明陷入了沉睡。

    5. 绝对的君主专制制度,和单一的儒家思想,使得整个国家陷入了封闭与停滞,最终导致了近代中国的落后与挨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帝国余晖,外强中干的清帝国《停滞的帝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ip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