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学生已经五六年了,学习的方法和步骤基本忘却了。因而进入一个新的领域,虽不能说是无头苍蝇,但也是疑惑丛生。
网图侵删除去那些搁置的时间,学习会计的天数加起来也就一个多月。不知道是耐心被手机吃掉了呢,还是因为会计太难了。仅是独自看教材始终看不进去,太多专有名词,打开书本就觉得是进入了云里雾里。于是决定跟着视频学习。老师不仅讲知识,也讲很多练习题。听的时候大多数知识都能明白,讲题也能跟得上。
然而这样会产生一种错觉:自己会了。自己却没有仔细去琢磨“会”在哪一层。听的时候会做,是因为有老师的辅助,知识刚听过。课后自己能够独自做题,才是真正的会。这里面有一个把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知识不可能变成自己的。而我直到参加了模考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庆幸发现得早,还有时间,还来得及。
模考范围出来的时候,模考时间没多少天了,而很多章都还没有听,只能尽力而为之。本来打算考试前复习一下,但又想知道不复习,这样听课自己到底能考成什么样。结果敲了一次很响的警钟。
面对两个不忍直视的数字,想躲都躲不开。躲不开,那就直面吧。考试过程中发现知识点非常不熟悉,“好像在哪儿见过,你记得吗?”这句歌词在我做题的整个过程不断循环。缺少独自练习消化,知识的掌握只会停留在见过这一层次。停留在见过的层次,怎么能拿下会计证呢?“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于此,必须马上复盘调整才行。
网图侵删这段时间的学习,主要都是听课,试题做得太少,计划听完再做。课太多,想着不抓紧听,最后可能听不完。每天听很多节课,但是内化的知识却少之又少。心太急了,同时也有侥幸和懒惰的心理。中间复盘也做过一次调整:听课前复习前面的知识。听课加复习虽然没能达到拿下证书的程度,但知识框架也建立起了一部分,也帮助克服了前期入门的畏难心理,算是有利有弊吧。
下一步学习调整:
1.少即是多,每天要弄明白三四个知识点。(要求:相关的题目会做。)
2.朗读复习旧知识,多次复述,加强记忆。
3.每日练习题量:会计实务10-20道,经济法:10-20道
4.目录回忆法复习,建立知识框架。
今天把模考的题打印出来,先确定题目考的知识点,把知识点所在小节朗读一遍,理解透彻,尝试复述记忆,再回去做一遍那道题。并且把试卷中考点一样的题目也一起做了,也算是检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了。
这样做很费时间,看不了多少知识,心里的着急不时往上冒。为了把它压下去,心里不断地重读一句话:少即是多,贪多嚼不烂。慢慢地,掌握的速度变快了一些,考试的底气也开始有了。
这样扎实地去做,拿下会计证的几率就越来越高了。三月底又有一次模考,这一次我一定要考出一个满意的成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