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的对立感与碰撞感太强,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的对话。作为一个局外人去看到两个完全三观不同,还互不理解的人,彼此的探索质疑。
说实话,我是真的蛮诧异的。
我知道吐槽大会,但对李诞个人并不了解。他代表或者体现的中国现下一大群年轻人的心态与价值观,对我触动很大。
他俩谈“被庸俗化”的佛学无为思想。
李诞说他深受佛学思想影响,这种“过分的自洽”得很圆满。
许知远说他从根本上对佛教产生本能的质疑。
谈梦想与目标。
李诞说我从来没有梦想,瞎活,人是活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可能也是自己最大的悲哀,没有理想。对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容易“没劲”。
许知远说他是一个享乐主义者,对这个世界与尘世充满了兴趣与无穷无尽的快乐。有很强的自我价值感。
李诞说戏谑的逗乐方式是他应对这个世界的方式,是嘻嘻哈哈说真话。他不敢做自己,也做不成真正的自己。人是为别人活的,我希望带给别人快乐,不想给别人添堵。
许知远说自我标榜的是严肃的知识分子,为之坚守与努力。
他们显然不在一个世界和一个频道里。
许知远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特定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他做这个节目的意义,或者对话李诞的意义也在于此。
李诞说其实所有朝代或者时代都是一个德性。
一直在碰撞。严肃与戏谑,知识分子与艺人。也无法说他们谁更世故或者道德。
都说这是个自由的时代,评论自由,个体自由,是个多元的时代,我们不断接受新的不同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每个人都有自己坚守的人生。
许知远很笃定。
李诞也有一套让自己活下去的定义与方式。尽快他其实一直在质疑,质疑这个世界。
如何应对人生的的虚无感与无意义感,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和思考的终极或者本质问题。
我看过欧文亚隆的《成为你自己》,这是他的自我人生回忆录。我是个情感型性格模式的人,并不擅长也不喜欢哲学的东西,那对我来说太深奥与复杂,我更喜欢文学与美学。让我看这个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的回忆录,是为了寻求答案。
存在主义的终极问题:人生的无意义感与无价值感以及死亡焦虑。
我想每个人都会直面这些问题,有的人选择视而不见,有的人一直在困惑,有的人挣扎,有的人一直在寻找。
人生一世,总不可能一直活在浮华的表面,总有夜深人静,总有独自一人与素面朝天的时刻,促使着你不得不去直面这些问题。
事业蒸蒸日上大有可为的人转头在禅修的道上孜孜以求,看上去什么也不缺的孩子愤怒又自闭,婚姻家庭幸福的人也可能一直在抑郁的边上挣扎。这些是某一部分的无可指摘的现实。
我曾经一度严重的死亡焦虑。
死亡焦虑的背后是人生的无意义感与虚无感。
我在看这一期节目的时候瞬间就触动了我心里的爆炸点。
觉得李诞一直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在对抗他骨子里的悲观主义。
觉得一切“没劲”,所有的都接受觉得都OK的人,不知该说是幸事还是不幸。
越是觉得自己开心就好,反而越不容易开心。
当许知远和李诞在一起时,你看到的两面不同更加强烈。谁能说他们谁活的更幸福?
节目最后,许知远说的一段话让我觉得他在严肃正经学术派中透出实实在在的可爱来。
——可能每个人的欢愉点不一样,我说出来可能更得罪观众。我相信,崇高的、壮丽的、悲壮的,这是让我陶醉的东西。
李诞接话——你真是个年轻人。
这两句对话真是意味深长。
我记得在许知远和陈冲包括西川的对话中,都是能够感受到许知远的这种思想。我相信他是说的真话。
那是他固守的东西,也是李诞不屑的东西。
我却无法生出同李诞一样的不屑感来,反而觉得许知远身上长着一种难能可贵的东西。
热血、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改变世界……这些不应该把他们通通以嗤之以鼻的口吻归于“中二病”与年轻人。
许知远在这一期结束后说了一段话,以示他的初衷。
——如果缺乏思维塑造的话,就会完全沦为信息烟尘的俘虏。当一个兴奋点出现的时候 所有的人群像风暴一样涌过去,风暴过后,寸草不生。然后他们就寻找下一个风暴口,这样一个无规则社会是信息社会的特点,在空挡的时候需要种下一些绿洲,建很多不同的个性,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思维方式、趣味的绿洲。这样风才会更轻一些。
他说得很真诚。
有信奉的人眼里才会有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