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脉》

作者: 哈鹿咦 | 来源:发表于2019-10-08 14:16 被阅读0次

作者:余秋雨

此书是继《文化苦旅》之后,余秋雨教授重要的作品,也是当今中国当代文史领域重要的作品之一。

余秋雨教授感叹当前“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称鹏”,因此以这部重大的开创性著作来提醒和弥补。中国文脉,就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本书以中国文字起源为引,从《诗经》讲起,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及楚辞,再到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与书同文对文学的影响,汉赋及“无韵离骚”《史记》,魏晋时期的三曹及“竹林七贤”等文人雅士的诗作文采,再到唐宋诗词,元曲及明清小说,一气呵成,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文理与形象相交融,为广大读者解读了中国文化的演化过程。

核心篇目《中国文脉》,酣畅地通论了三千年中国文学的精神主脉和美学主脉。此前从未发表过;此书第二核心篇目《笔墨历史》,也酣畅地通论了作为文脉载体的三千年中国书法史。

余秋雨 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人。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经由教育文化界的多次民意测验和专家推举,成为当时中国大陆年轻的高校校长,并任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曾获“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国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荣誉称号。二十多年前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考察并阐释中华文明诸多被埋没的重要遗址。这些遗址由此受到保护和弘扬,他也被公认为当代中国重新梳理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所写作品,开创了“文化大散文”的一代文风,追慕者众多。二十世纪末,又冒着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人类最重要的文明故地,对当代世界文明作出了一系列全新思考和紧迫提醒。作为国际间唯一亲身完成这种穿越的人文教授,及时判断了新一轮恐怖主义的发生地,准确预言了欧洲不同国家的经济危局,在海内外引起极大关注。在这过程中所写的书籍,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

《中国文脉》

相关文章

  • 【作品推荐||余秋雨《寻觅中华》】

    《寻觅中华》是与《中国文脉》大抵相同的一本书,所不同者是《中国文脉》多了前言和后文两章而已。 《中国文脉》我在大一...

  • 《中国文脉》读后感|所谓文脉

    “文脉既隐,小丘称峰;健翅已远,残羽称鹏。” 当年余秋雨教授便是因为中国文脉几乎隐没而开始执笔抒写这部《中国文脉》...

  • 《中国文脉》读后感

    第一篇《中国文脉》,作者系统梳理中国自甲骨文以来延绵数千年的文脉,这个文脉不是文化,不是哲学,也不是文学史,而是历...

  • 《中国文脉》

    作者:余秋雨 此书是继《文化苦旅》之后,余秋雨教授重要的作品,也是当今中国当代文史领域重要的作品之一。 余秋雨教授...

  • 中国文脉与古圣先贤——中华民族的幸运之魂

    自品读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这本书,我如获至宝。是他开启了我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大门。 所谓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

  • 中国文脉——诗经

    中国文脉的启航——《诗经》 读《诗经》时总有一种庆幸流淌于心间 庆幸的是《诗经》给中华文化灌注了一种真挚恳切,自然...

  • 书摘‖中国文脉

    笔墨是用来书写历史的,但它自己也有历史。这笔墨肯定是人类奇迹。一片黑黝黝的流动线条,既实用,又审美,既具体,又抽象...

  • 《中国文脉》书评

    《中国文脉》是我正式读的第一本余先生的书。早些年间曾略略在学校图书馆借阅过一本先生所著的千年一叹,那时,惊鸿一瞥之...

  • 读《中国文脉》

    近期书目之一。一段论述特别特别触动我,每次看到名家碑帖,我都会无比感慨,怎么可以这么美,这些古老的文字,穿越千...

  • (二)中国文脉

    中国文脉,是指中国文学几千年发展中最高等级的生命潜流和审美潜流。它很重要,但又处于隐潜状态。品味决定等级,等级构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文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fyb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