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一)内容梗概
史湘云由周奶娘陪着从她二婶那来到贾府,与贾母、王夫人、宝钗、黛玉众姊妹等一起聊天。贾母看天热,劝湘云把衣服脱了。
看到湘云脱衣,宝钗提起湘云在旧年三四月穿着宝玉一身行头骗过贾母的往事。黛玉也回忆起湘云在一雪天里穿着贾母的大红猩猩斗篷与丫头们扑雪栽到沟里弄一身泥的乐事。大家听后开心笑过一回。
湘云问到宝玉的话遭到宝钗的笑话,说她心里只有宝玉。宝玉刚好来了。这次史湘云来贾府主要是给四个丫鬟(袭人、鸳鸯、金钏儿、平儿)送绛纹石戒指,且顺变住两天。可惜,她不知道金钏儿已被王夫人逐出贾府之事。
黛玉笑湘云糊涂,前儿已打发人来送过绛纹石戒指给大家,为何上次不一并带来省事?湘云反笑黛玉糊涂,她是怕那小子把东西与人搅混了。
宝玉一听,想暗帮黛玉一句,于是笑说湘云太会说话,也不知道让人。没想到黛玉一听冷笑道:“他不会说话,他的金麒麟会说话。”一面说着,便起身走了。
宝钗抿嘴一笑,宝玉后悔自己说错了话,见宝钗一笑也由不得一笑。宝钗起身走开,去找黛玉说话。
史湘云带着众奶娘丫头跟着去了凤姐、李宫裁处后,只留下丫鬟翠缕再去怡红院找袭人。
这其中描写了一段湘云与翠缕间关于阴阳之说的对话,后又提到了湘云身上所系的金麒麟,文化含义丰富有趣,非常出彩。
当湘云与翠缕走到蔷薇架下时,湘云发现有谁丢了金晃晃的首饰在那里。翠缕捡起一看,是个麒麟,湘云发现这金麒麟文彩辉煌,比自己佩带的更大更光彩。
湘云正在出神时,宝玉过来,湘云藏起金麒麟与宝玉一起到了怡红院。袭人与湘云见面携手笑言久别情况。
宝玉笑着告诉湘云有一礼物赠送,结果掏了半天也没见,知是丢了,赶紧去寻。湘云听后,方知才捡的金麒麟是宝玉丢的,东西完璧归赵,宝玉自是高兴。

(二)内容分析
01
在上面的内容里,听宝钗与黛玉分别讲述史湘云男扮女装与扑雪沾泥的往事,这两幅画面让我们看到了史湘云搞怪、坦荡、热闹,不拘小节又大大咧咧的一面。
而宝玉帮黛玉的同时又被湘云立刻反驳,这不得不把黛玉的注意力引向湘云,黛玉是个敏感的女子,她的心里被宝玉占据,湘云会不会是自己的情敌呢?
一想到前几日跟宝玉去清虚观打礁,宝玉悄藏金麒麟的情景被自己看见,结合今日湘云那么不客气对自己。“麒麟成双人成对,并蒂花开万年红”,从作者写到的隐喻来说,宝玉拿的应该是个麒,湘云就佩带着的是麟。黛玉由不得要多虑,史湘云身上有金麒麟,难倒“金玉良缘”说的是湘云?
黛玉内心一直就澎湃着一股力量与“金玉”良缘说抗衡。她抵触大家对宝玉婚姻之说的这种引导,她不想有任何女子与她争宝玉。宝玉对自己是真心的,多少次暗示过自己,自己也对宝玉情有独钟。随会时时生气,但就是这么着闹着才有趣。生活里的一些美好画面都是与宝玉的回忆,宝玉疼自己,自己也了解宝玉,只是,这个宝哥哥总被其他女子烦扰,自己也没有办法!
宝钗与宝玉的关系,黛玉也是心知肚明的,看宝玉那样,估计情况不大,但突然又来个史湘云,她一进门就理直气壮地寻问宝玉,这可不同寻常,黛玉越想,心理越酸了,如此热闹的场面,大家还得分开不是,还是先让我走开吧。

02
下来让我们了解一下史湘云身上的配饰金麒麟。麒麟在古时代表祥瑞、太平、长寿,为四灵“麟、凤、龟、龙”之一,麒麟地位与龙并驾齐驱。
麒麟是中国古人相信存在的神灵,作为仁宠与护身符存在,麒麟中雄性称麒,雌性称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民俗礼仪中以及砖木雕刻建筑装饰上,常有麒麟出现表示门庭高贵,镇宅避邪。
麒麟形象已有2500年的历史,由图腾发展为信仰,具有了哲学意义,后有韩愈的《获麟解》、黄庭坚的《麟趾赞》等使麒麟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后来又成为造型艺术:陶瓷、年画、剪纸、泥塑、刺绣、金玉饰、建筑、雕刻等创作的素材。
麒麟也被制成金属与玉质等不同材质的饰物、摆件、挂件用于安置家中与佩戴在人身上,给人们以希望、安慰和某种追求的力量,能为人带来子嗣,起到祈福、安佑的作用。它也可代表爱情的信物,同时,麒麟被视为儒家的象征。
麒麟是中华民族远古时代的吉祥图腾,保佑国家祥瑞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麒麟文化的美好寓意依然延续至今。

03
本回,有一段内容是史湘云与翠缕交流阴阳之说,我非常喜欢这一段。也十分认同湘云对阴阳之说的解释:
“‘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阴阳不过是个气,器物赋了成形。比如天是阳,地就是阴;水是阴,火就是阳;日是阳,月就是阴。”
《黄帝内经》上讲的阴阳变化对人帮助很大,它所说阴阳变化的作用体现在宇宙空间上,深远玄妙;在人,就是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在地,就是万物的生长变化,万物能生长变化,就能产生五味;人能了解自然规律,就能产生智慧;而在深远的字宙空间,这种规律能产生无穷无尽的变化。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写道“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阴阳学说具有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以及无限可分性,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阴阳学说为中医学的指导思想的理论根基。阴阳理论也解释了人体的生理活动,如睡眠理论中,阳入于阴则寐,阴出于阳则寤。
阴阳学说还说明了人体病理变化中疾病的本源为阴阳失衡所为。并指导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脉象有力声音洪亮者为阳;脉象虚弱,声音低沉者为阴。
而在《红楼梦》这部作品中有很多中药配置药方的描述,也是根据阴阳理论归纳药物的性能来疗病的。感兴趣者可以深入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