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医学常识百科医师医学学习笔记
细菌的感染(损害)与免疫(抗损害)

细菌的感染(损害)与免疫(抗损害)

作者: 阿金呀 | 来源:发表于2020-05-15 23:59 被阅读0次

    感染:细菌侵入宿主机体后,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素性的物质等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

    致病菌:能使宿主致病的为致病菌

    非致病菌:不能造成宿主感染

    条件致病菌(机会致病菌):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当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

    致病菌入侵后,在建立感染的同时,能激发主要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

    正常菌群: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大量、多种多样的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还有利

    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有利):

    生物拮抗(竞争黏附作用使外来致病菌不能定植;产生有害代谢产物,有些可产生过氧化氢而杀伤其他细菌;营养竞争作用)

    营养作用(合成营养物)

    免疫作用(刺激免疫系统发育)

    抗衰老作用(清楚废物)

    抗肿瘤作用去(转化致癌物)

    条件致病菌(有害):

    正常菌群与宿主的生态平衡在某些情况可被打破,形成生态失调而导致疾病。这样原来正常时不致病的正常菌群就成了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特定条件下,打破平衡)——条件致病菌

    条件按致病菌的特定条件:寄居部位的改变、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

    致病机制:毒力(致病菌强弱)、数量(数量多,治病强)、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接触、虫媒等)

    毒力衡量指标:半致死量(LD50)、半数感染量(ID50)——即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的感染途径,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些动物半数死亡或感染需要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细菌的毒力物质构成:侵袭力(荚膜、粘附素、侵袭性物质)、毒素(外毒素、内毒素)

    侵袭力: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扩散能力

    荚膜在致病中的作用:聚友抗吞噬和阻扰体液中的杀菌物质作用(M蛋白、Vi抗原、K抗原)

    粘附素:细菌表面的蛋白质,粘附素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这是致病的关键一步(一类细菌菌毛分泌、另一类细菌其他表面组成)

    侵袭性物质:是指细菌生产的,在细菌感染过程中可以协助致病菌抗吞噬或向周围扩散的物质,本身一般不具有毒性(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

    毒素:是指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合成的能损害宿主机体,使之发生病变,出现症状甚至死亡的毒性物质,分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类

    外毒素: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

    特点:

    成分:蛋白质、不耐热;

    毒性:强;

    类毒素:可脱毒制成类毒素;

    毒素作用:有组织器官选择性,临床症状特异典型

    结构:有A、B亚单位组成

    分类:细胞毒素、神经毒素和肠毒素

    外毒素的分子结构:A-B模式(A:活性亚单位;B结合亚单位可提纯制疫苗)——霍乱肠毒素、破伤风痉挛毒素、肉毒毒素

    内毒素: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菌体死亡崩解是游离出来

    特性:

    成分:脂多糖、耐热

    毒性:弱

    类毒素:不能脱毒制成毒素

    毒性作用:无选择性,各种细菌临床症状大致相同

    内毒素对机体的毒性作用:

    发热反应

    白细胞反应(白细胞升高、核左移)

    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DIC和shwartzmam现象

    机体的抗菌免疫:机体存在着完善免疫系统,对入侵的细菌执行复杂的免疫防疫功能,包括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天然免疫)

    屏障结构:皮肤和粘膜(机械性阻挡与排除作用;分泌杀菌物质、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血脑屏障、胎盘屏障

    吞噬细胞:小吞噬细胞——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大吞噬细胞——血中的单核细胞和各种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体液因素:

    补体:正常血液中的一组蛋白质

    溶菌酶:主要来源于吞噬细胞

    防御素:主要杀胞外菌(破坏其细胞膜)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体液免疫有特异抗体起主要作用的免疫应答IgG,IgM,IgA,IgD,IgE——抗菌抗体(调理素)——抗外毒素抗体

    细菌免疫是以T细胞为主的免疫应答CDTh1细胞、CTL

    抗感染免疫特点:

    对胞内菌感染——细胞免疫

    对胞外菌感染——体液免疫

    对外毒素感染——体液免疫——中和作用

    医院获得性感染:病人在住院其发生感染,称院内感染

    交叉感染、内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

    全身感染情况:

    急性、慢性、潜伏通过折线图,横坐标实践,纵坐标症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细菌的感染(损害)与免疫(抗损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gmk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