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伯乐”吧,其实优势教练就可以理解为是“伯乐”,帮助每个人探索和识别自己的天赋才干,并且激发每个人释放自己的潜能,形成优势,实现自我价值。
以前读书时候填表格,最不喜欢就是填特长是什么?优点有什么?不会,填不来,就空着,或者就是写写自己学的才艺。
作为一名优势教练,我特别希望每个家长能成为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伯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这是我们最重要的角色,挖掘孩子的天赋才干,并且日积月累的培养为优势,我相信没有哪一位父母会拒绝吧。

如何成为伯乐型家长?
前面我们说了,优势教练就伯乐,每个父母就是孩子的优势教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伯乐型家长。
天赋*投入=优势,才干需要日积月累的培养才能变为优势。我们应该怎么去迈出这一步呢?这里提供三个角色给大家:
伯乐型家长要扮演好三种角色
1、围观者(吃瓜群众)
2、欣赏者(粉丝)
3、支持者(投资人)

角色一:围观者/吃瓜群众
围观者就是吃瓜群众,简单说就是看,细致的观察。看看孩子如何对新事物产生反应、如何应对社交冲突,如何面对失败。适当的把自己放在无关者的角色,能够激发孩子的天性。
就像爸爸去哪儿节目里,爸爸们透过显示屏,发现当孩子在另一个空间里的一言一行常常超乎自己想象。
和这个角色对立的是“干预者”,凡事不让孩子自己去尝试,不给她们自由选择的机会,总是干预,这样是无法发现孩子自己的独特性的。
角色二:欣赏者/粉丝
欣赏者就是粉丝,就是喜欢他,用正向的眼光看待他。他如果是沉默寡言的你觉得宁静美好,他如果闹腾你觉得他活力四射,总是能看到他特质中好的一面。
和这个角色对立的是“批判者”,总是用自己的标准来评判孩子。孩子沉默寡言就觉得不开朗、封闭,以后会被孤立;孩子太闹又觉得太吵,专注力不够,以后学习不好。其实有的孩子话少,但是它擅长思考和探索深度的内容;有的孩子活力四射,动手能力强,未来可能是推动事情破局的执行力强者。
一定要接纳孩子和自己的不同!不要把孩子当做另一个自己!
角色三:支持者/投资人
支持者就是投资人,我们看好他,知道他能提供的与众不同的价值,我们尽己所能的为它提供支援,让他就成就属于他自己的美好人生。
作为投资人我们的回报是什么呢?就是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
有一种投资人父母扮演了决策者角色,总是代替孩子决定自己的人生,不能替自己决定是很痛苦也阻碍创造力的事情。当然,凡事有尺度,我们必须跟随孩子的能力和认知的水平,不断的放宽这个限度,作为父母把握好边界就好。
网友评论
- 从三个不同角度/角色陈述了如何发掘并支持孩子更好地利用自己的天赋。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直接影响着孩子成长的方向。
- 单一的角色无法很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就像我们成人,也需要具备“觉察”的视角,同时肯定自己的成果,不断构建起自信、强大的内心,从而进一步获得认知、能力和能级的提升,最终获得更多的支持以谋求更大的成功。
- 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对自己,底层规律是可迁移的。
1、围观者(吃瓜群众)。一般来讲,能让小孩自己拿主意的,我都不介入,也提醒他妈妈也不要介入,比如说,要不要住校?小孩一些所谓的开朗活泼的性格呢,你要让他经常自己拿主意,才有可能培养得起来
2、欣赏者(粉丝)。正向激励,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鼓励也是刚需啊,就像老李头讲鼓励的投入低,见效大,而且还让人刻骨铭心。特别对自己的下一代,更加是一本万利的操作!
3、支持者(投资人)。小孩子,出生的时候,除了有父母,还有什么呢?当然,它天然不是我们的人生,不是我们的影子,更加不是我们的复制品,我们唯一能够得到的,是作为投资人,看到所投资企业成功的那种喜悦。投资的方式当然有很多,比如拨出专款给他提供他想要得到的一些培训,无论是游泳,打球,还是文化课的辅导。
我个人虽然离成家还早,但是通过班长的文章我有了另外一个角度,就是对待朋友的时候。
作为一名他人的朋友,我们也需要懂得去关注他们的世界(当一名围观者),学会倾听他们的声音(当一名他(她)的粉丝),当他们有想法有理想的时候也应该多去支持他们(当一名投资人),鼓励他们去做得更好。
李笑来老师说过,能帮助他人进步的才是真正的贵人。
对待小朋友,大朋友亦是如此。